严歌苓小说

作品数:375被引量:26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奚志英黄彩萍李雨庭江婉琴冉春芳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华文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化规训与话语建构下的主体重塑——严歌苓小说《绿血》《芳华》的身体诗学被引量:1
《华文文学》2020年第5期71-76,共6页冯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1949-1966),项目编号:20CZW04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的传统文化遗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9-ZZJH-703;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
在严歌苓的小说创作中,当对历史进行追寻和建构时,擅将身体作为独特的诗学纬度,赋予身体颇具张力的所指意义。身体的"属己性"呈示着特定的权力话语和象征体系。回看严歌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绿血》与2017年的《芳华》,我们发现二者都将...
关键词:严歌苓 《绿血》 《芳华》 身体诗学 文化规训 
她向英语世界这样介绍中国——分析严歌苓小说《赴宴者》的叙事伦理被引量:2
《华文文学》2017年第3期119-128,共10页董娜 
在严歌苓直接用英语创作的第一部小说《赴宴者》中,通过人物有限聚焦和自由直接引语的使用,读者与主人公董丹——一个冒充记者的"宴会虫"——一起认识了一个腐败的惊人的现代中国社会。故事里似乎无处不在的虚假与欺骗和它令人颓丧的结...
关键词:《赴宴者》 叙事伦理 人物有限聚焦 自由直接引语 腐败 
严歌苓小说的空间意象与文化隐喻被引量:2
《华文文学》2016年第3期91-95,共5页刘红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伦理视域下的新移民女作家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5BZW145);"七十年代台湾文学话语场域与文学叙事的转换研究"(项目编号:14BZW130);校级科研项目"海外华文作家文化伦理观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QD15027)
严歌苓小说中空间意象如草地、草原与地窖,都与神话思维有关,其喻指性关涉天堂、地狱、炼狱三重文化内涵,涵摄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理想人性的追求。阁楼、大海等空间意象,显示出的焦灼、彷徨与无奈的主体真实意图。对严歌苓小说...
关键词:空间意象 人性关怀 文化隐喻 
一把双刃剑:严歌苓小说中的复合叙事框架
《华文文学》2015年第2期95-100,共6页董娜 
严歌苓在小说创作中非常注意叙事方式的选择和应用。她早期的作品《雌性的草地》(1989)和《扶桑》(1996)是她进行叙事创新的典型范例。在这两部作品中,她精心设计了繁复的叙事架构,极大地增强了叙事表达的能力。然而,这两部作品的复合...
关键词:严歌苓 复合叙事框架 《雌性的草地》 《扶桑》 
严歌苓小说《小姨多鹤》论被引量:7
《华文文学》2012年第5期29-35,共7页杨晓文 
严歌苓坐在屋里想象出的《小姨多鹤》,似乎已经被中国读者接受。那么,严歌苓想象出的以日本人为主人公的《小姨多鹤》,被日本的读者接受了吗?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实质上,小说《小姨多鹤》写的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日本人的中国故事,是以...
关键词:严歌苓 《小姨多鹤》 安建 林和平 日本女性 
雌性·母性——严歌苓小说《扶桑》中的情结分析被引量:6
《华文文学》2006年第6期88-91,共4页缪丽芳 
本文尝试用原型理论解读《扶桑》,分析雌性、母性在人类学上的意义,以及与此相关的作者的创作动因,希望能从更深处开掘出《扶桑》的人文意义,并试图寻找华文文学研究的另一种思路。在这里,雌性不仅作为分析的对象而存在,它还是人类的心...
关键词:雌性 容器 原型 情结 
文化边缘的言说与抉择——严歌苓小说论被引量:8
《华文文学》2005年第2期52-59,共8页汤拥华 张纯 
严歌苓一直致力于探询那些漂泊海外的人们如何应对自身境遇,如何在文化边缘言说和抉择。文章从语言分析入手,将语言的困境同生存的困境沟通起来,并试图通过某种生活与叙事之经纬关系的拆解,同时追问旅外小说家们文学与人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严歌苓 旅外小说 文化边缘 语言 
雌性的魅惑——试析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独特内涵被引量:24
《华文文学》2004年第6期62-65,共4页李培 
严歌苓作为一名敏感的女作家,一直致力于书写女性身上的雌性特征,她用原始雌性的最高层表现--母性--来颠覆传统男性与女性的强弱观念,从雌性的本能扩张--情欲--来考察她们灵与肉的争斗,以雌性特征的能否自然绽放来衡量她们的人性是否完...
关键词:严歌苓 女性形象 雌性 
文化夹缝里的梦幻人生——严歌苓小说中的意象解读被引量:1
《华文文学》2004年第4期67-69,共3页王泉 
本文从剖析严歌苓小说中独特的审美意象入手 ,探讨了其小说的文化意蕴。本文认为 ,她在异质文化的窗口下抒写中国人 ,尤其是中国女性的命运 ,具有深刻的悲剧美。同时 ,由于她对人性本质的关注 ,使她的写作超越了众多的平面化抒写。
关键词:严歌苓 意象 异质文化 女性命运 悲剧 
论严歌苓小说中人物的失语症被引量:9
《华文文学》2003年第3期62-65,共4页李亚萍 
本文分析了严歌苓几部小说中的人物在异国他乡出现的交流障碍 ,揭示出新移民面对异国语言和文化时的尴尬状态。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人物的失语不只是因为语言的障碍 ,而且还来源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误解 ,移民...
关键词:严歌苓 语言 交流 文化差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