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赋》

作品数:47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富中李栋黄纾曲宋建华张小婧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江苏省丰县欢口中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论王勃《采莲赋》与六朝文学传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08-115,共8页卜兴蕾 
有别于史传记载,王勃自述写作《采莲赋》的背景,说明其创作动机缘于对前人同类赋作意有不满。然而王勃在实际写作时,其《采莲赋序》中勾勒出的“赋芙蓉”的传统,也正是作者借鉴、摹仿、转化的主要对象。通过梳理六朝文学传统,讨论前代...
关键词:王勃 《采莲赋》 六朝 文学传统 
“同名作品串联法”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以梁代萧绎的《采莲赋》为例被引量:1
《中国大学教学》2020年第11期54-58,共5页尚斌 
在面向中文专业必修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或是面向其他专业选修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当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相同篇名的文学作品,需要教师在讲解这类文学作品时自觉引入“同名作品串联法”。以梁代萧绎的《采莲赋》为例,论述“同名...
关键词:“同名作品串联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 萧绎 《采莲赋》 
六朝旧事 荷塘新解
《语文天地(初中版)》2016年第4期14-15,共2页欧晓先 
《荷塘月色》的主题一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被解读着,本文从江南采莲部分入手,紧抓六朝时代特点和六朝文学特点,以及朱自清本身的经历和他作为学者的研究领域深入探讨《荷塘月色》的深层主题,解读出朱自清写这篇文章真正的意图应该是表达...
关键词:《荷塘月色》 六朝时代 《采莲赋》 文学特点 文学创作 结尾部分 朱自清 解读 
一诗一赋一新风——论王勃《采莲曲》与《采莲赋》对六朝采莲文学的因革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6-9,共4页邹艳 陈媛 
六朝时期,独具民间本色的采莲文学沦为宫体同调。初唐王勃的《采莲曲》与《采莲赋》在因袭前代民间文学与宫廷文学的基础上,以坚贞纯洁的采莲民女形象,开启了采莲文学回归民间的道路。而其诗、赋中所表现出的对下层民众的关怀,对战争徭...
关键词:王勃 六朝 采莲文学 因袭 革新 
《荷塘月色》中引用《采莲赋》真是多余的吗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年第11期109-110,共2页宋建华 
《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史上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朱自清先生心境温厚,行文节奏舒缓,文字清淡,为人所共赏.王灏先生在其《风格之诞生与生命的承诺》一文中,更述称朱自清的散文为"清灵澹远".但论《荷》,文者大抵对其中写景状物的文...
关键词:《荷塘月色》 《采莲赋》 现代文学史 写景状物 朱自清 《荷》 散文 文字 
导读——采莲赋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3年第07X期17-17,共1页花想容 
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食兮黄螺。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馀,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荐。菊泽未反,...
关键词:诗歌 文学欣赏 《采莲赋》 萧绎 结构 语言 艺术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