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谗书》

作品数:26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邹春秀程显平吴器李建崑郭晓烨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辽宁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献》《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古籍研究》《阴山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真是《谗书》导致罗隐“十上不第”吗——“解密罗隐”之一
《博览群书》2022年第10期32-40,共9页熊碧 
罗隐(833-910)是唐末著名文学家。罗隐原名罗横,杭州新城人,据说相貌不俊。他自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入贡籍,屡试不第,参加十多次进士试,全部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因此,他改名罗隐,隐于九华山。光启三年(887年),归依吴越王钱镠,历...
关键词:著名文学家 屡试不第 罗隐 司勋郎中 给事中 铩羽而归 九华山 十三年 
我是落榜了,但我逆袭了啊
《意林(原创版)》2019年第10期50-51,共2页金陵小岱 
近日,围绕'高考'这一话题的热播剧《少年派》刚刚大结局,考上大学的自然是春风得意,那么没考上大学的就一定要愁云惨淡吗?当然不至于,条条大路通罗马,古代这些著名落榜生用亲身经验告诉你:人生的路往往是从低谷才开始算作是起点,遭遇过...
关键词:李时珍 冯梦龙 科举考试 《谗书》 
警当世而诫将来——谈“忘记天下”的晚唐杂文家罗隐
《杂文月刊》2019年第3期58-58,共1页姜胜群 
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皮日休和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人也称之为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薮》和《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
关键词:罗隐 忘记 杂文家 晚唐 小品文 《谗书》 陆龟蒙 皮日休 
十年等到一首诗
《火花》2015年第4期64-66,共3页余显斌 
江南的箫音像梅子雨一样,缠缠绵绵,飘渺隐约。江南的天空像青花瓷一样,泛着淡淡的蓝光,青翠明亮。一个人走了,一身青袍,一片白帆,飘然远行。他的目标,是遥远的长安。他的名字,叫罗隐。一千多年后,一位文人坐在窗下,翻着一本...
关键词:《谗书》  青花瓷 线装书 江南 罗隐 梅子 
谲谏与垂训——罗隐《谗书》重探被引量:1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29-37,共9页李建崑 
晚唐文学家罗隐,能诗能文,其《谗书》五卷,尤其受到后人的注目。《谗书》原为行卷工具,结果却超越求仕功能,成为批判政治社会的作品。这五十八篇小品仍延续儒家"委婉谲谏"的传统,仍有"借史垂训"的意图。罗隐遥承白居易"为君、为民、为...
关键词:罗隐 谗书 罗昭谏集 太平两同书 甲乙集 
情理兼具:《谗书》的艺术特色
《阴山学刊》2010年第5期72-76,共5页赵建军 
《谗书》是晚唐小品文的代表。因为屡试不第的遭遇,《谗书》表现出鲜明的抒情特质,包括彰显个人价值,批判现实社会,且有对权位的期待。《谗书》还富于理性色彩,它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对经典进行有意的误读,并总结历史规律。《谗书》篇...
关键词:《谗书》 感情 理性 
略论罗隐诗与文的关系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57-59,共3页邹春秀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编号2006SK059)阶段性成果
罗隐一生"十举不第",穷愁失意,却始终能自觉地面向现实,去揭露和批判现实的种种弊端。他的诗文创作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在主题、艺术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从主题上看,罗隐的诗文都表现出警时鞭恶的创作倾向,但其诗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关键词:罗隐 诗歌 《谗书》 主题 艺术 
养鸡的父子与爱鱼的郑人
《新作文(高中作文指南)》2006年第3期60-60,共1页
唐末文人罗隐在《谗书》中讲过这样的寓言:一人善养鸡,他养的鸡鸡冠好像并不出色,爪子好像并不锐利,羽毛不漂亮,平时迟迟顿顿似乎连啄食、饮水都没精打采。可是,一遇到敌手,就成了鸡中英雄。
关键词:《谗书》 
虚笔生花 妙语警世——浅论罗隐《谗书》的虚构艺术
《古籍研究》2006年第1期200-210,共11页邹春秀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罗隐研究”(2006SK059)成果
罗隐是唐末文坛重要的杂文作家,其杂文集《馋书》在有唐一代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曾公开宣称其创作动机,"有可以馋者则馋之"(《〈馋书〉序》)、"警当世而诫将来也(《〈馋书〉重序》);鲁迅先生也说"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
关键词:寓言故事 杂文集 散文作品 艺术特色 创作动机 少夫 孙樵 刘从谏 姑苏台 唐末 
《谗书》——匡政济世、发愤抒情之作被引量:2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30-33,共4页吴器 
《谗书》是一部匡政济世、发愤抒情之作。罗隐以儒家思想为内核写作《谗书》是为了自荐,而非自谗。罗隐洞悉时事,认为只要君明臣贤,挽救时局是有希望的;身处乱世,位居下位的士人也要保持操守。《谗书》的发愤抒情往往掩盖了作者匡政济...
关键词:晚唐 罗隐 谗书 匡政济世 发愤抒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