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师》

作品数:30被引量:2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承孙明君吴根友崔海亮李倩倩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方文学》《管子学刊》《北方文学(中)》《文史知识》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合道化的存在:《庄子·大宗师》中的理想生活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11期77-88,共12页朱承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基础研究”(21JZD018)。
在世俗“合情”“合理”之外,《大宗师》围绕“合道”的生活理想形成了自洽的逻辑。庄子展现了“合道”人格的四层境界,阐述了“道”的本质与神奇,勾画了“学道”的路径,强调只有在世俗生活中超越形体、生死、礼乐、仁义、是非等羁,并...
关键词:合道化 《大宗师》 理想生活 
合道化的存在:《庄子·大宗师》中的理想生活被引量: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88-100,共13页朱承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基础研究”(21JZD018)。
在世俗“合情”“合理”之外,《大宗师》围绕“合道”的生活理想形成了自洽的逻辑。庄子展现了“合道”人格的四层境界,阐述了“道”的本质与神奇,勾画了“学道”的路径,强调只有在世俗生活中超越形体、生死、礼乐、仁义、是非等羁绊,...
关键词:合道化 《大宗师》 理想生活 
《大宗师》义理探微
《文史知识》2023年第6期96-98,共3页孙明君 
一大宗师何梦瑶曰:“大宗师,谓道也。道至大无外,故日大;生天生地,万物资始,故日宗;人当法道,故日师。”(方勇《庄子纂要》贰,学苑出版社,2018,800页)世人以真人为宗师,真人以大道为宗师。文章内许由称颂大道时说:“吾师乎!吾师乎!”明...
关键词:学苑出版社 至大无外 真人 宗师 
《大宗师》:以大道为宗为师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2年第11期64-70,共7页方勇 
“大宗师”意即以大道为宗为师。文章的开头以“真人四解”为线索勾勒出一个博大真人的形象,作为体认大道的理想化身,而后又具体通过几则寓言故事,标举出女偊、子舆、孟子反等无心无为、因任自然、看破生死的人物,以此来深化《大宗师》...
关键词:《大宗师》 真人  无为 
解脱生死大宗师——方以智《药地炮庄·大宗师》释义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0期6-13,共8页韩焕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佛教庄子学”(18FZJ002)
在方以智看来,庄子为大宗师谱写了一曲赞歌。他对真人显示出极大的兴趣,对大宗师展开了深入思考。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孟孙才等人,都是从生死之中解脱出来的真人,当然也是真正的大宗师。在方以智的诠释中,...
关键词:方以智 《大宗师》 解脱 生死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以《大宗师》为中心
《汉字文化》2022年第4期179-181,共3页黄永涛 
庄子在《大宗师》中多处提及生死问题。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的,道具体化为气,而后气的运动产生了生命。气的聚散便产生了生死,生命最终又回归于道。庄子通过道——气——生命阐述了生死,死亡便是气散又回归于道。生死是必然会...
关键词:生死观  本原 《大宗师》 
“大宗”为“师”与“真人真知”——《庄子·大宗师》正名辨旨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7-23,共7页王攸欣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国家社科基金孵化项目“《庄子》内篇标题重订研究”(2021A01)阶段性成果
《庄子·大宗师》篇名历代异解纷纭,迄无定论。该篇名在当代更被普遍误读、误解,需要探索标题之渊源与本意,方能正名。梳理历代《庄子》注疏、研究名家对"大宗师"的读法与解释,显示《大宗师》篇名很可能系《淮南子》编纂者所定,应读为"...
关键词:《庄子》 《大宗师》 真人 真知 
《大宗师》的艺术特色——《庄子》内篇赏读之七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0年第11期77-82,共6页孙明君 
《大宗师》前半篇直接阐释庄学义理,讨论庄子的道论思想、天人观、生死观等。在后半篇中,庄子用不同的寓言来形象地描述道的内涵及其特征,进一步对前面涉及的天人观和生死观进行补充与展示。全文深情绵邈,神传象外,韵溢毫端,文心灵妙,...
关键词:《大宗师》 艺术手法 
《大宗师》“撄宁”浅释——结合《聊斋志异·婴宁》来看被引量:2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9年第10期164-165,共2页马天舒 
“撄宁”是达道的状态,语出《庄子·大宗师》,《婴宁》即蒲松龄对《庄子》“撄宁”思想的演义。本文旨在阐释撄宁与道的关系、撄宁的内涵,并通过《婴宁》的人物形象和主旨分析来更好地理解“撄宁”之义。
关键词:大宗师 撄宁 婴宁 
从《大宗师》看庄子的“真人”思想
《北方文学》2019年第21期47-48,共2页袁泽宇 
《庄子》中的真人人格内涵非常丰富,是庄子所提出的重要理想人格之一。庄子被唐玄宗追封为“南华真人”,可见这是对其人格最贴切的概括。深入发掘庄子真人人格思想的审美意蕴和思想精华,对于现代文化人格的建构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将以...
关键词:庄子 《大宗师》 真人 现代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