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赋》

作品数:61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刚王齐洲刘洪仁李小虎陈四海更多>>
相关机构:鞍山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四川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蘋之风 扶摇九霄
《时事报告》2025年第2期54-55,共2页钱钰 吴宁远 李明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瘢之末。”这是楚国辞赋家宋玉《风赋》中流传千古的名句。原意是说风生起时,开始只在青赢这种水草上轻轻飞旋,但最后会成为劲猛彪悍的大风。现在这句话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从细微之处开始的,但最终却能产生...
关键词:蝴蝶效应 宋玉 辞赋家 流传千古 《风赋》 
从宋玉《风赋》看赋家之“欲讽反劝”被引量:1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32-37,共6页肖林松 
宋玉《风赋》主旨难明,世人多有曲解。对文本进行深入品析,并从宋玉形象、相关作品思想倾向入手,加以佐证,能较为全面地把握《风赋》之讽谏本质。《风赋》关涉彼时赋作“欲讽反劝”之风貌,对其主旨之深刻探讨,也为深入体会赋体创作中“...
关键词:宋玉 《风赋》 欲讽反劝 
宋玉《风赋》与贾谊《旱云赋》之比较
《世界文学研究》2022年第2期123-129,共7页刘悦 
宋玉作为“汉赋之祖”,在赋的创作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宋玉的作品《风赋》是一篇借铺写事物来寄寓讽谏意义的赋,具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对后人创作辞赋具有很大的影响。西汉初期,辞赋处于由“楚辞”向汉赋转变的时期,贾谊的《旱云赋...
关键词:宋玉 《风赋》 贾谊 《旱云赋》 异同 
“辞赋英译”由通俗走向学术探析被引量:1
《西部学刊》2021年第15期149-153,共5页钟达锋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赋体文学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编号:WGW162008)的有关成果。
辞赋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经历了由大众化通俗化译介向学术化深度翻译转变的发展过程,大体表现为三个发展阶段:异国情调的通俗化演绎阶段,面向大众的普及性译本阶段,面向学者的学术化深度翻译阶段。其中,亚瑟·韦利的辞赋英译通俗、新...
关键词:辞赋英译 《风赋》 西方汉学 
讽喻还是娱乐--宋玉《风赋》性质论被引量:2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1-6,共6页归青 
对宋玉《风赋》的性质有讽喻说和献谀说两种。关于《风赋》是不是讽喻之作的问题,要从两个角度考察:一是《风赋》有没有讽喻的效果,二是作者有没有讽喻的意图。《风赋》存在着讽喻的效果,但这是由于读者联想的结果,不是作者有意求取的...
关键词:宋玉 《风赋》 娱乐 喜剧性 
神来之笔成名篇
《中华辞赋》2021年第1期1-1,共1页周啸天 
赋体,宋玉是当之无愧的创始者或奠基人。其《风赋》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文賦。这篇赋采用诸子散文问对的结构,通篇由四段对话组成,紧紧围绕“风”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楚王意见是:“夫风者,天地之气,涛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诸子散文 文学作品 宋玉 雌风 创始者 赋体 《风赋》 
听雪记
《美文(青春写作)》2021年第1期32-35,共4页毛锜 
大自然里有许多奇妙的声音,会引起不同人们听觉的兴趣。如水手喜欢听涛声,猎人喜欢听兽鸣,牧童喜欢听黄雀的歌唱,庄稼人喜欢听田禾的拔节;至于从宋玉作《风赋》,欧阳修作《秋声赋》以来,喜欢听风雨虫鸣的人就更多了。苏东坡坐亭闻雨.欣...
关键词:《秋声赋》 喜雨亭记 苏东坡 笔记文学 欧阳修 宋玉 《风赋》 
经验纯理功能视角下《风赋》三译本对比分析被引量:1
《译苑新谭》2020年第2期117-122,共6页黄露燕 郭晓春 
中国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英语世界的中国辞赋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XZW017
《风赋》为战国时期宋玉所作的赋体散文,文章以楚王出游时与宋玉的对话展开,大篇幅描写风从初起到各种强弱变化及其特点。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出发,以经验纯理功能为理论框架研究《风赋》三个英译本,着重比较分析其及物性,以...
关键词:《风赋》 三译本 经验纯理功能 及物性 
人微事隐 巧辩雌雄--试析宋玉《风赋》的深层内涵
《对联》2020年第1期10022-10023,共2页李牧童 
宋玉是先秦时期继屈原之后的又一辞赋名家。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已很难确考,包括他名下一些作品的真伪,以及他到底是屈原的弟子,抑或只是受到了屈原的影响,历来也多有争议。但大体可以知道的有三点。
关键词:宋玉 深层内涵 生平事迹 辞赋 屈原 《风赋》 先秦时期 
青蘋之末
《飞天》2020年第1期80-83,共4页采莲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浸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湾,激飓熛怒。——战国·宋玉《风赋》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范曾这样描述风:"习习然,南风也;浩浩然,东风也;瑟瑟然,西风也;凛凛然,北风也。那掀起天宇...
关键词:当代著名学者 宋玉 《风赋》 浩然 沧海 书画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