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现》

作品数:71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丁林棚杜洪晴谢葵刘晶晶毕利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浮现》中的田园神话书写
《海外英语》2023年第21期217-219,共3页朱嘉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浮现》的女主人公受到个人与国家早期历史的回忆等因素的影响,在个人生活经历变故后,从大都市生活中重返故乡,寻找失踪的父亲,由此寻回了失去的童年记忆。《浮现》中田园神话的书写与印第安神话传统、女性主...
关键词:田园神话 弗莱 阿特伍德 浮现 
阿特伍德《浮现》中的动物性与德性伦理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84-88,共5页刘庆来 郭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8XJC752001)。
加拿大作家阿特伍德的小说《浮现》以精妙的构思与缜密的技法,叙写女主人公重返魁北克荒岛的故土,通过对动物特质的模拟、演绎,以及对脆弱性、依赖性事实的深切体悟,使得其生存境遇得以更新,进而推进德性实践,重塑道德伦理秩序,构建共...
关键词:阿特伍德 《浮现》 动物性 德性伦理 
从真相到真我——《浮现》小说中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民族国家之思想构建被引量:1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71-75,共5页何燕 赵谦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022KZR01);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22TDKYO5)。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早期作品——-《浮现》折射了20世纪70年代发生在加拿大境内,尤其是兼具多重民族身份构成的魁北克地区,不断高涨的民族独立意识。主人公找寻真相、寻求真我的心路历程直观地反映了阿特伍德对民族国家身份地位的深...
关键词:民族身份的构建 《浮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循环发展:对《浮现》的结构主义解读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年第5期74-76,共3页汪洁婷 
《浮现》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早期的代表作,学界对该作品的研究多从主题分析入手,极少从结构主义视角进行解读。本文使用弗莱的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分析阿特伍德在《浮现》中如何运用文学循环发展论塑造人物并传达小说的主旨。
关键词:循环发展论 讽刺模式 英雄模式 自然生态 
对《浮现》的结构主义解读
《西部学刊》2021年第21期129-131,共3页汪洁婷 
《浮现》作为阿特伍德早期代表作,对其研究多从主题分析入手,极少从结构主义视角进行解读。运用托多洛夫叙事理论,可见小说中所有人物都在围绕“追寻”这一谓语动词展开,五位主人公、三条线索、三种“追寻”模式,在时间上有因果连续关系...
关键词:《浮现》 追寻模式 异化 自然生态 
殖民阴霾下的身份追寻——从后殖民主义视角看《浮现》中的创伤书写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4期59-61,共3页高雪莲 祁晓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创伤书写研究,项目编号:YSD202030。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近年来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之一,她的作品因高度关注人类在物质社会中的生存难题而享誉世界。《浮现》是阿特伍德早期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中的无名女主人公隐喻了加拿大民族,这个民族长期以被殖民的身份存在着...
关键词:《浮现》 后殖民主义 创伤书写 
从“潜入”到“浮现”:《浮现》中女主人公的女性主体建构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24期0068-0068,0067,共2页陈聪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当代著名作家。她的第二部小说《浮现》是第一部为她带来国际声誉的作品,情节围绕女主人公在压迫中的挣扎和觉醒展开。本文旨在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的相关概念、范畴,以小说中的湖泊隐喻为核心,系统研究女主人...
关键词: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浮现》 女主人公 建构 主体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浮现》中的本土性构建被引量:1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272-279,324,共9页丁林棚 
201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英语文学中的后人类主义思想和人性批判研究”(19BWW008)。
在阿特伍德的《浮现》中,作者表达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立场,通过小说女主人公的寻父之旅,展现了加拿大人的民族性构建的文化旅途,并强调了本土性构建对于民族身份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立场。小说通过对文化居间空间的描写凸现...
关键词:居间性 本土性 民族性 阿特伍德 
从《浮现》管窥阿特伍德对生态意识的思考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26-31,共6页陈靖怡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高校生态教育实现方法研究:基于生态文学的生态教育方法”(CJF17043);四川省教育厅课题“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未来走向研究:以本土化研究为切入点”(16SB0136)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浮现》以主人公回阔别已久家乡前后思想行为的巨大变化为路径,揭示出人类生态意识丧失的根源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疏远。她指出人与自然亲密接触是人类重塑生态意识的重要路径,并且理性化的认识到“回归自然”实际...
关键词:浮现 生态危机 生态意识 回归自然 
《浮现》中的民族性与时间性构建被引量:2
《外语研究》2019年第1期101-106,共6页丁林棚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加拿大文学中的民族性构建"(编号:11BWW031)的阶段性成果
阿特伍德在《浮现》中描写了一种特殊的循环性时间,并对线性时间作出抗拒,这种时间性的对抗是文化本土化的一种尝试。女主人公的时间之旅暗示了"另一种时间模式",它代表一种本土化时间性,是基于多元文化主义的加拿大文化身份的内在认知...
关键词:阿特伍德 《浮现》 民族性 时间性 本土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