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虫

作品数:22被引量:2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大佐周一兵张丽霞张旭峰刘海映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钓鱼》《科学24小时》《大连海洋大学学报》《海洋水产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生物饵料对岩虫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福建农业科技》2023年第7期36-40,共5页周洪磊 林国明 陈志 李钧 
福建省科技厅STS计划配套项目(2020-T3013)。
为筛选适合岩虫Marphysa sanguinea生长及产卵的生物饵料,以菲律宾蛤仔肉(A组)、近江牡蛎肉(B组)、南极磷虾(C组)为生物饵料,经6个月投喂,比较3种生物饵料对岩虫生长率、产卵时间、产卵量、产卵次数、平均卵径和平均孵化率的影响,评价...
关键词:岩虫 饵料营养 繁殖 卵质量 
4种消毒剂处理对岩虫的急性毒性效应分析被引量:1
《福建农业科技》2023年第5期15-20,共6页陈志 周洪磊 林国明 李钧 胡丰晓 霍朋辉 
福建省科技厅STS计划配套项目(2020-T3013)。
为探明高锰酸钾、聚维酮碘、二氧化氯和聚六亚甲基胍对岩虫的毒性效应及安全浓度,采用常温半静水试验法,开展了这4种消毒药物对岩虫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岩虫对4种药物的耐受力为10%聚维酮碘>高锰酸钾>10%二氧化氯>25%聚六亚甲基胍...
关键词:岩虫 消毒剂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富齿岩虫南移养殖与营养成分分析被引量:2
《南方水产科学》2021年第6期93-100,共8页李帅鹏 徐斌 王坤 黄民巧 杨大佐 周一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407704);挪威研究理事会项目(RCN:280836);大连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6RJ06);“兴辽计划”领军人才项目(XLYC1805009)。
该研究通过南移养殖的方法,测定了富齿岩虫(Marphysa maxidenticulata)在广西北海地区的生长状况,并比较了南北方虫体营养成分。结果显示,经240 d的养殖,虫体平均体长达(12.66±1.52)cm,平均体质量达(2.30±0.86)g。试验前期,海泥底质...
关键词:富齿岩虫 北虫南养 底质 生长 营养组成 
科学家发现食岩“虫”
《科学24小时》2019年第10期39-39,共1页
对大多数生命形式来说,石头或许听起来并不像一顿美餐,但它却上了一种新确定的物种的菜单。这种新发现的船蛆是一种生活在淡水里类似蠕虫的白色生物,它被命名为'阿巴坦河食岩船蛆'。这种以岩石为食的船蛆都有两个进化成'钻头'的缩小的壳...
关键词:食物 细菌 裂殖菌 
温度和体质量对岩虫碳收支的影响被引量:2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228-232,共5页张文龙 刘声宇 刘晓威 李旭 周一兵 杨大佐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支持计划项目(20140113);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006);大连市杰出青年支持计划项目(2016RJ06)
为研究岩虫Marphysa sanguinea在不同温度(16、20、24℃)下摄食孔石莼Ulva pertusa的碳收支,对3种规格(S组为1.2 g±0.1 g,M组为4.0 g±0.3 g,L组为8.5 g±1.1 g)岩虫的碳收支吸收和利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温度和体质量对岩虫摄食碳...
关键词:岩虫 温度 体质量 碳收支 
基于COⅠ序列的不同地理种群岩虫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5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33-38,共6页赵欢 张伯序 薛圣伦 王一枭 杨大佐 周一兵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L201619);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201305002;201305048);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支持计划项目(20140113);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006);大连市杰出青年支持计划项目(2016RJ06)
为揭示中国沿海岩虫Marphysa sanguinea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用线粒体COⅠ序列分子标记方法,对大连、兴城、乳山和北海4个海域共5个群体57个岩虫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7个个体中共检测到78个多态性位...
关键词:岩虫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COⅠ序列 
岩虫室内养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134-138,共5页李石磊 付成东 刘忠颖 李大成 滕炜鸣 王笑月 王超 林杉杉 张明 陈远 
辽宁省海洋渔业厅科研项目(201608);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103044);辽宁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4013)
为推动岩虫Marphysa sanguinea室内养殖,采用体质量为(6.26±1.68)g的岩虫进行了人工养殖方法(铺沙水槽和塑料箱)、养殖密度(50~250条/m^2)和饲料配方选择(藻粉、鱼粉和虾粉)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悬挂式养殖方法的养殖效果较好,养殖30 ...
关键词:岩虫 人工养殖 养殖密度 饲料 
岩虫人工繁育的初步探究
《南方农业》2016年第15期1-2,共2页王宏雷 王福平 韦明利 姚久祥 
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GXIF-2014-007)
主要研究利用广西北部湾产野生岩虫(Marphysa sanguinea)成虫作为亲本进行人工育苗试验,通过亲本繁育、作为基础饵料的单细胞藻的大量生产技术研究、受精卵至幼虫发育过程的研究与观察,幼虫的培育技术,包括培育底质的设定、培育密度、...
关键词:岩虫 亲本 饵料 人工繁育 幼虫 
岩虫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广西水产科技》2016年第1期3-4,共2页姚久祥 蒋伟明 韦明利 
实验研究了岩虫亲体培育、产卵、幼体培育和稚蚕培育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岩虫 人工育苗 
岩虫室内人工繁育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水产科学》2011年第9期572-574,共3页杨大佐 周一兵 陈爱华 曹学彬 刘玉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01107);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重大科研专项(20080506);国家农业科技转化项目(2009B00081);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2008139)
通过人工培育方法,在岩虫亲体3种培育密度(100、200、300尾/m2)于水温(25±0.6)℃、盐度(31±0.5)条件下,获得幼体0.58×104~1.5×104尾;由3种幼虫培育密度(0.2×104尾/m2、0.5×104尾/m2和1.0×104尾/m2)经50 d后获得幼虫0.09×104~0...
关键词:岩虫 人工育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