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钧

作品数:31被引量:36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塔玛亚历山大藻麻痹性贝毒黑褐新糠虾海洋污染有害赤潮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海洋科学集刊》《海洋环境科学》《生态学报》《齐鲁渔业》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生物饵料对岩虫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福建农业科技》2023年第7期36-40,共5页周洪磊 林国明 陈志 李钧 
福建省科技厅STS计划配套项目(2020-T3013)。
为筛选适合岩虫Marphysa sanguinea生长及产卵的生物饵料,以菲律宾蛤仔肉(A组)、近江牡蛎肉(B组)、南极磷虾(C组)为生物饵料,经6个月投喂,比较3种生物饵料对岩虫生长率、产卵时间、产卵量、产卵次数、平均卵径和平均孵化率的影响,评价...
关键词:岩虫 饵料营养 繁殖 卵质量 
4种消毒剂处理对岩虫的急性毒性效应分析被引量:1
《福建农业科技》2023年第5期15-20,共6页陈志 周洪磊 林国明 李钧 胡丰晓 霍朋辉 
福建省科技厅STS计划配套项目(2020-T3013)。
为探明高锰酸钾、聚维酮碘、二氧化氯和聚六亚甲基胍对岩虫的毒性效应及安全浓度,采用常温半静水试验法,开展了这4种消毒药物对岩虫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岩虫对4种药物的耐受力为10%聚维酮碘>高锰酸钾>10%二氧化氯>25%聚六亚甲基胍...
关键词:岩虫 消毒剂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坛紫菜藻场生态系统修复技术被引量:1
《齐鲁渔业》2012年第10期37-38,共2页李钧 谢双如 
坛紫菜(Porphra haitanensis)主要人布在浙江、福建等南方沿海,是中国特有种菜。福建省莆田市是坛菜菜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达666.7多公顷,总产量(干菜)达2000多吨。坛紫菜养殖是莆田市水产养殖业中最具传统特色的产业,也是福建...
关键词:坛紫菜 修复技术 生态系统 福建沿海地区 水产养殖业 地方经济发展 种植面积 传统特色 
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在织纹螺体内的解剖分布初探被引量:5
《卫生研究》2008年第4期448-451,共4页李爱峰 于仁成 周名江 李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571426);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No2001BA804A20);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No2001CB409704)
目的初步探讨织纹螺体内河豚毒素(TTX)及其衍生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特征。方法以2004年导致福建仙游地区中毒事件的肇事种红带织纹螺(Nassarius succinctus)为研究对象,将其软组织分为食道、肌肉和内脏三部分,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关键词:织纹螺 解剖分布 河豚毒素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食物中毒 水产品 
福建沿海部分地区织纹螺毒性消长及毒素成分分析被引量:11
《水产学报》2008年第4期636-643,共8页罗璇 于仁成 王晓杰 李钧 周名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57142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点项目(KZCX2-YW-208-01)
为了解福建沿海织纹螺毒性的动态变化,于2006年3月至9月,对福建省涵江、同安和霞浦三地的织纹螺毒性消长情况进行了跟踪监测,并对高毒性织纹螺样品中的毒素成分进行了分析。期间每周采样一次,采集的织纹螺经鉴定后,通过小鼠生物测试法...
关键词:织纹螺 毒性 河豚毒素 麻痹性贝毒 高效液相色谱 色谱-质谱联用 
贝类养殖技术之一 皱纹盘鲍南北接力养殖技术研究被引量:10
《中国水产》2007年第11期46-47,共2页李钧 林祥志 谢双如 林金忠 刘黎婴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在分类学上归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鲍科、鲍属,产于我国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沿海,属北方冷水性品种,在自然海区栖息于潮流畅通、海藻繁盛、透明度大、盐度高的岩礁海域...
关键词:皱纹盘鲍 养殖技术 贝类 接力 软体动物门 蛋白质含量 前鳃亚纲 山东半岛 
中国沿海两例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中织纹螺体内毒素分析被引量:22
《中国水产科学》2007年第5期801-806,共6页于仁成 周名江 李爱峰 张清春 王云峰 李钧 颜天 Michael Quilliam Bernd Lucka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1426);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课题(2001CB409704);国家"十五"食品安全重大专项课题(2001BA804A20);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
近年来,因食用织纹螺(Nassariusspp.)导致的中毒事件在中国沿海屡有发生。由于中毒患者的症状与麻痹性贝毒中毒症状相似,因此,许多中毒事件被归咎于麻痹性贝毒,认为织纹螺中的毒素与邻近海域的有毒赤潮有关,但也有研究发现螺体内存在河...
关键词:织纹螺 河豚毒素 麻痹性贝毒毒素 亲水性相互作用色谱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应用黑褐新糠虾测试织纹螺毒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海洋环境科学》2007年第2期112-115,120,共5页李爱峰 于仁成 李钧 王云峰 颜天 周名江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课题(2001CB409704);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2001BA804A20)
尝试以黑褐新糠虾作为实验生物,研究了投喂不同毒性的织纹螺对糠虾存活的影响,并探讨了这一方法在织纹螺毒性测试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有毒织纹螺能够导致黑褐新糠虾中毒死亡,糠虾的半致死时间与织纹螺的毒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2=0...
关键词:织纹螺 黑褐新糠虾 河豚毒素(TTX) 毒性测试 
不同类型含磷营养物质对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生长和毒素产生的影响被引量:24
《海洋与湖沼》2005年第5期465-474,共10页张清春 于仁诚 周名江 王云峰 李钧 颜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2001CB409704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76030号;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206号;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资助;2001BA804A20号。
采用显微镜细胞计数和麻痹性贝毒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通过对比磷酸二氢钾、磷酸甘油和三磷酸腺苷(ATP)等含磷营养物质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和毒素产生的影响,研究了微小亚历山大藻对不同类型含磷营养物质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在磷...
关键词:微小亚历山大藻 碱性磷酸桓 生长 溶解态有机磷 溶解态无机磷 
不同氮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和毒素产生的影响被引量:19
《海洋学报》2005年第6期138-145,共8页张清春 于仁诚 周名江 王云峰 颜天 李钧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资助项目(2001CB4097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07603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KZCX2-206);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资助项目(2001BA804A20)
通过尿素、氯化铵、酵母浸出粉和硝酸钠等氮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生长及毒素产生的影响研究,分析了微小亚历山大藻对不同氮源利用状况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氮饥饿条件下,加入硝酸钠和酵母浸出粉能显著促进微小...
关键词:微小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毒 尿素 氯化铵 酵母浸出粉 硝酸钠 生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