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

作品数:29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纲宋纬乔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宁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作文世界(小学版)》《今日教育(作文大本营)》《教育进展》《新语文学习(小学作文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红楼梦》和《海蒂》孤女形象分析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3年第20期148-150,共3页胡睿洋 
《海蒂》和《红楼梦》是享誉世界的文学经典。书中的主人公海蒂和林黛玉有着相似的身世和经历,两人同为孤女、缺少庇护,时代的车轮无情地从她们身上滚过,她们却始终不屈地追求着自己所坚持的信念,拒绝随波逐流。斯比丽和曹雪芹的创作让...
关键词:海蒂 林黛玉 孤女 
电影中的隔代教育——从影片《海蒂》《蝴蝶》谈起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23年第6期18-20,共3页李燕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选择把孩子交给祖父母抚养,这种社会变化导致现代家庭教育出现了两种常见的方式:亲子教育和隔代教育。越来越多的儿童都是伴随着这两种教育而成长的,长期以来,人...
关键词:隔代教育 取长补短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海蒂》中的儿童成长教育
《教育进展》2022年第11期4350-4355,共6页李晓琳 
儿童文学可以弥补心理学研究中易于忽视的主观情感问题,因而将两者结合研究可同时实现研究的科学性与主观性。本文以《海蒂》为研究文本,从儿童成长遇到的普遍教育问题着手,以儿童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哲学中的认...
关键词:《海蒂》 儿童心理学 成长 教育 
《秘密花园》与《海蒂》中的孤女形象对比
《文学少年》2021年第23期0053-0054,共2页李蓁蓁 许瑞先 
《秘密花园》和《海蒂》分别是英国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和瑞士作家斯比丽的代表作。在这两部儿童文学名著中,作者建构出的两位主人公玛丽与海蒂既存在相似之处,又存在不同。本文主要针对两位女主人公的人物性格、成长经历,以...
关键词:《秘密花园》 《海蒂》 孤女形象 
纯净心灵的永恒阳光——电影和小说《海蒂》赏析
《河北教育(综合版)》2021年第2期61-62,共2页刘殿波 
古老的小镇梅恩菲尔德所处的位置十分怡人。出了小镇,一条小径穿过郁郁葱葱的大片绿地,蜿蜒伸展到山脚下,高耸的山脉气势宏伟,低首俯视着山谷。陡峭的小径崎岖向上,一直通到阿尔卑斯山上,路开始变陡的时候就进入了一片草原,里面长满矮...
关键词:阿尔卑斯山 纯净 小径 
《海蒂》修辞叙事学探析
《新纪实》2021年第6期18-22,共5页杨梓 
在斯比丽的作品《海蒂》中,作家运用了以全知视角为主的权威叙事方式控制着叙事进程,通过展示和作者参与评论的方式增强文本的信服力,唤起了读者的代入感和参与感,使行文流畅自然;同时还使用了修辞叙事策略中的“不稳定因素”作为推动...
关键词:《海蒂》 修辞叙事学 儿童文学 意识形态 
《海蒂》
《快乐语文》2019年第17期15-16,共2页约翰娜·斯比丽 
内容简介小说以风景如画的阿尔卑斯山为背景,叙述了小海蒂童年时期的成长历程和成长起来的海蒂帮助瘫痪姑娘克拉拉重新站立起来的故事,感人至深。精彩片段罗得迈尔一听老师不同意自己的意见,居然肯从ABC讲起,就打开学习室的门把老师请...
关键词:《海蒂》 
《海蒂》
《今日教育(作文大本营)》2019年第1期37-39,共3页刘茜 
《海蒂》是一部以情动人的文学名著,一出版就在瑞士和世界各国引起轰动,成为百年经典之作。有很多父母读了《海蒂》,就给自己的孩子起名为海蒂,你知道为什么吗?海蒂让身边的人变得美好而充满希望,她究竟有什么“魔力”呢?同学们,让我们...
关键词:阿尔卑斯山 文学名著 以情动人 孩子 同学 
《绿山墙的安妮》与《海蒂》中孤女形象对比被引量:3
《文学教育》2018年第1期74-75,共2页吴学谦 
《绿山墙的安妮》与《海蒂》分别是加拿大作家蒙哥马利和瑞士作家斯比丽的代表作。在这两部儿童文学名著中,作者建构出的安妮与海蒂这两个孤女形象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着不同。一方面,安妮与海蒂在性格上都有着幻想与现实、独立自强与...
关键词:《绿山墙的安妮》 《海蒂》 孤女形象 
《海蒂》——上天嘉奖最纯净的灵魂
《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7年第2期50-53,共4页约翰娜·施皮里 老白 禾摇 
布里吉达把海蒂送到门外,神秘兮兮地说:"要小心啊,孩子.因为彼得跟我们说,大叔从来不跟任何人说话,看起来总是凶巴巴的."但海蒂并不担心,她道声晚安,挎着篮子沿路往山上走去.落日的余晖洒在她面前的草地上,每走几分钟,海蒂就停下脚步...
关键词:灵魂 纯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