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字典》

作品数:1215被引量:71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朱城杨宝忠周志锋邓福禄熊加全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咬文嚼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说"则"
《咬文嚼字》2019年第9期30-31,共2页陈运舟 
“则”是一个常用字,同它组合而成的词甚多,如法则、规则、守则、准则、通则、总则等等。对“则”的初义的解释一直颇有争议。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则,等画物也。从刀从贝。贝,古之物货也。”《汉语大字典》认为“则”的初义是“...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 《说文解字》 “则” 常用字 初义 许慎 
《辞源》非“古今兼收”
《咬文嚼字》2018年第2期45-45,共1页陈晓云 
巴蜀书社2002年12月出版有《语文辞书补正》一书,书中第534页写道:‘《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是二十世纪产生的三部大型汉语文辞书,也是到目前为止最有代表性的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汉语文辞书。”把《辞源》说成是一...
关键词:《辞源》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字典》 语文辞书 巴蜀书社 二十世纪 
黄庭坚自称“峪”?
《咬文嚼字》2007年第4期29-29,共1页王宗祥 
《汉语大字典》释“蠛”的第④个义项云: 淡黄如蜡的颜色。如蜡梅。宋黄庭坚《戏咏蜡梅二首》宋任渊注:“峪书此诗后云:‘京、洛间有一种花,香气似梅花,亦五出而不能晶明,类女功燃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
关键词:黄庭坚 《汉语大字典》 自称 蜡梅 义项 
听听“跷”的读音
《咬文嚼字》2005年第7期41-41,共1页周建成 
竖着大拇指夸奖某人,有人说"跷"着大拇指,也有人说"翘"着大拇指。到底是"跷"还是"翘"?
关键词:工具书 读音 《汉语大字典》 竖着 上抬 现代汉语 动作 意义 搭配 词典 
"你好,我是64330669……"(5)
《咬文嚼字》2005年第5期14-16,共3页
问:听中央电视台新闻,有春运"票价下浮"的报道。这个"下浮"在报上也一直看到。我查过《现代汉语词典》,没有"下浮"这一个词。在我看来,"浮"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中央电视台 春运 新闻 票价 孔武有力 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诗经》 《汉语大字典》 
"你好,我是64330669……"(3)
《咬文嚼字》2005年第3期15-17,共3页姚博士 
卖的什么"浆" 问:古汉语研究生考试,其中有一道题要求解释"引车卖浆者流"中的"浆"字。不少考生的答案是豆浆,老师却说应是凉水。请问到底卖的什么"浆"?--四川师大文理学院 伍旭连 答:"引车""卖浆"
关键词:现代汉语 研究生考试 中国人民 “熟悉的陌生人” 《汉语大字典》 汉字 古汉语 要求解释 中日文化交流 《说文解字》 
由"著"到"着"
《咬文嚼字》2005年第1期40-41,共2页刘娇 
"执著"一词在结构上属于并列结构,"执""著"二字意义相近,都是"固定、附着"的意思。"著"在这里音zhuo。 佛经用"著"而不用"着"是有原因的。据《汉语大字典》记载,"著"(zhuo)有"附着"义的情况出现得较早,战国时期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 “著” 《登徒子好色赋》 “着” 并列结构 战国时期 《一切经音义》 《水浒传》 通俗文学 大量地用 
大使夫人何处开画展
《咬文嚼字》2004年第11期17-17,共1页吴令华 
2004年5月10日《北京晚报》"北京故事/地理"版头条,赫然呈现"皇史浥展出大使夫人岩彩画"几个大字,用眼略扫正文,知是驻日大使夫人开画展。心中纳闷日本东京怎会有个"皇史浥",彼邦历史档案怎会放在这样一个怪地方?仔细一看,错了,原来说...
关键词:大使夫人 南池子 《北京晚报》 化学元素 《汉语大字典》 岩彩画 档案库 历史档案 正确名称 日本东京 
话说“‘咣(口当)’一声”
《咬文嚼字》2004年第10期5-6,共2页裴源 
也许是为了绘声绘色吧,报刊上常见有“‘咣(?)’一声”,或者是“‘哐(?)’一声”。这不,眼前便有一例,2004年8月4日《解放日报》社会新闻版标题:“咣(?)’一声,货梯突然坠落”,一名铲车司机不幸身亡。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且将这则标题扫...
关键词:类推简化 《解放日报》 社会新闻版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简化字总表》 《汉语大字典》 错字 简化为 《新华字典》 标题 
误读儿名
《咬文嚼字》2004年第9期25-25,共1页顾晶 
我的一位朋友根据《现汉》给他儿子起名叫“瑱”,读作zhen,字义是“戴在耳垂上的玉”。可前不久,他儿子的语文老师说“瑱”不读zhen,而读tian。我这位朋友拿着词典跑来问我,究竟是《现汉》的注音正确,还是那位语文老师的说法正确。
关键词:误读 《汉语大字典》 语文 古汉语字典 《辞源》 《辞海》 辞书 装饰物 中华书局 商务印书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