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剧

作品数:321被引量:30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肖振宇熊庆元李叶晔张冰梅王兆辉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音乐学院吉林师范大学沈阳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剧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北“抗美援朝”戏剧的预制与生产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20年第5期111-119,共9页肖振宇 张哲望 
吉林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7B152):“东北解放区秧歌剧综合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
解放区戏剧运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戏剧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尤其是"抗美援朝"运动期间,因政治语境相似、话语模式相近,以东北为核心的"抗美援朝"戏剧生产在主题、语言、类型等方面继承与发扬了解放区戏剧的诸多模式和内容。...
关键词:秧歌剧 东北解放区 文艺工作者 美帝国主义 志愿军 抗美援朝 
解放区秧歌剧研究梳理与展望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9年第11期137-144,共8页肖振宇 吴重阳 
吉林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7B152):“东北解放区秧歌剧综合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
解放区的秧歌剧是抗日战争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出现在解放区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它在文学史中虽不占据多大的分量,但确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研究者围绕秧歌剧的缘起、历史价值、音乐舞蹈上的特征、与民间艺术的关系、与民族新歌剧的关系...
关键词:秧歌剧 《兄妹开荒》 民间艺术 新秧歌运动 东北解放区 
东北解放区秧歌剧的家庭叙事模式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7年第8期78-83,共6页肖振宇 李嘉慧 
吉林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7B152):"东北解放区秧歌剧综合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
东北解放区的秧歌剧与延安新秧歌一样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实践,是将革命叙事和民间艺术结合,在民间旧秧歌中融入革命化的主题和内容,将人物置于军民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当中,表现意识形态的思想和意欲。其中,家...
关键词:秧歌剧 叙事模式 
从新秧歌剧建设再论延安文艺的民族性
《戏剧文学》2017年第2期76-82,共7页胡非玄 
延安的新秧歌剧建设的基本策略可以概括为"民族旧艺术为体、西剧艺术为用"和"改造后利用"。基于这个策略,新秧歌剧的重要元素——演唱、时空观、语言等方面主要取自于民族旧艺术,而在舞台表演上,则是西剧的写实性表演和民族旧艺术的写...
关键词:新秧歌剧 延安文艺 民族性 
从《秧歌剧卷》分析新秧歌剧的文本特征
《戏剧文学》2016年第5期68-71,共4页于丽 
2015年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2015J044);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2013JK0485);咸阳师范学院基础教育改革合作研究项目(JC20090109)
延安新秧歌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文艺史的重要内容。新秧歌剧高度凝聚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价值规范,是民间艺术与庙堂文化合流的重要典范。我们以《秧歌剧卷》为研究基础,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深刻分析新秧歌剧的文本特征,以期凸显新秧歌剧的...
关键词:新秧歌剧 文本特征 宏观 微观 
论东北解放区秧歌剧创作被引量:2
《戏剧文学》2015年第4期81-86,共6页张远 
牡丹江市社科项目:传播媒介与东北解放区文学(项目号:20141118);牡丹江师范学院项目:现代性视域下乡土中国想象与叙事(项目号:wxyqn201321)
东北解放区秧歌创作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民间艺术的借鉴和改造,集体创作、群众创作现象明显,这与党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政策有关,是国民党争夺东北解放区文化领导权的表现。东北解放区秧歌创作紧密围绕东北解放区人民翻身运动和自卫战争...
关键词:东北解放区 秧歌剧 民间伦理 狂欢化 
论东北解放区秧歌剧创作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5年第2期54-60,共7页张远 
牡丹江市社科项目:传播媒介与东北解放区文学(项目号:20141118);牡丹江师范学院项目:现代性视域下乡土中国想像与叙事(项目号:wxyqn201321)
东北解放区秧歌创作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民间艺术的借鉴和改造,集体创作、群众创作现象明显,这与党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政策有关,是与国民党争夺东北解放区文化领导权的表现。东北解放区秧歌创作紧密围绕东北解放区人民翻身运动和自卫战...
关键词:东北解放区 秧歌剧 文化领导权 民间伦理狂欢化 意识形态 
仪式·狂欢·符号--延安时期新秧歌剧的受众心理及模式研究被引量:5
《戏剧文学》2013年第2期74-81,共8页汤梦箫 
新秧歌剧作为延安文艺的主要形式一直以来都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受众角度出发,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论述此时的文艺工作者是如何通过建立和改写秧歌剧中的仪式感、狂欢体验、符号转换三个层面实现与受众成功沟通、从而建立"...
关键词:仪式 符号 狂欢 新秧歌剧 
弘扬民族音乐精魂,再现陕北黄土情——析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被引量:2
《戏剧文学》2012年第3期111-113,共3页王海霞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批准编号:GH11048
2009年7月,由陕西省委宣传部和榆林市民间艺术团联合打造的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该剧编剧为当代著名作家白阿莹,导演为陈薪伊,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任音乐总监,著名作曲家崔炳元、韩兰魁、李兴池任编曲,总政...
关键词:民族音乐 秧歌剧 黄土地 陕北 精魂 2009年 国家大剧院 著名作家 
铁岭秧歌剧:成长中的新剧种
《戏剧文学》2012年第2期48-52,共5页孙立亭 
2011年12月27日,由辽宁省艺术研究所、铁岭市文广新局联合主办的铁岭秧歌剧研讨会在铁岭召开。铁岭秧歌剧是铁岭文艺工作者以辽北二人转与东北大秧歌为基本艺术载体,借鉴戏曲、曲艺、音乐剧等相关艺术形式的艺术因子而生发的一种新的...
关键词:铁岭市 秧歌剧 新剧种 成长 舞台艺术 艺术研究所 东北大秧歌 艺术载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