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士制度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成刘艳金王成涛李里特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史知识》《领导科学》《求知导刊》《政工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中国传统选士制度变迁
《求知导刊》2017年第15期154-155,共2页丹永飞 
中国从奴隶制转向封建制的进程中,经历了中央集权制逐渐建立和加强的过程,作为为统治特权阶级服务的选士制度尤其为当权者所重视。历代王朝为维护其统治地位,均重视人才选拔。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废于清朝末年,...
关键词:养士制度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中国书院膏火制的背景分析及其对我国贫困生救助的启示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年第19期162-163,共2页刘艳金 
本文主要分析了书院膏火的用途和这一制度产生的根源,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来探索高等学校贫困生救助的问题,以给我国当前高等学校的贫苦生救助工作以参考。
关键词:膏火 贫困生 养士制度 
养士制度和稷下学宫对当代大学的启迪
《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第5期15-16,共2页王成涛 
我国古代的养士制度和稷下学宫,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耀眼篇章。它们对当代处于快速变革与激烈竞争中的 大学,无论是从用人制度上,还是从教育管理、学术科研、培育人才等方面,都具有非常积极、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养士制度 当代大学 学宫 春秋战国时期 学术自由 春秋时期 兰州大学 稷下 学术研究 计划策略 
科举制与传统行政权力的尊师问道
《文史知识》2002年第9期19-24,共6页胡成 
至少在19世纪的戊戌维新发动之时,科举制就已被主张变革的学者视为近代科学和教育在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的确,早在19世纪60年代。
关键词:科举制度 行政权力 养士制度 封建礼制 职官制度 
略说“弹剑而歌”
《人才开发》1999年第11期43-43,共1页吴非 
关键词:中国知识分子 孟尝君 分配制度 略说 高校毕业生 市场经济体制 按值论价 养士制度 等于是说 授予称号 
中国古代的人事管理
《政工学刊》1997年第3期46-47,共2页傅晓晖 
中国古代的人事管理□傅晓晖中国古代人事管理,是中国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性质是十分复杂的。在原始社会里,虽然出现了一些基本原则,但尚未形成制度。奴隶社会的人事管理已经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社会管理活动...
关键词:中国古代 人事管理 科举考试制度 人事选拔 察举征辟制 政治活动 中国封建社会 察举制度 养士制度 法律规范 
春秋战国时期官制初探被引量:1
《兰州学刊》1994年第3期49-55,共7页葛生华 
从公元前770年周干王东迁以后,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的550多年间,是我国历史上的东周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时期中国历史进入大动荡、大分烈、大变革的时代。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是各诸侯国兼并斗争...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 官吏制度 “三公” 学而优则仕 《左传》 世袭制 官制 养士制度 诸侯国 
现代领导必须重视智囊团
《领导科学》1985年第1期38-39,共2页西昆 
智囊团,也称思想库或脑库,是现代领导决策的研究和咨询机构。在智囊团中聚集着一批专家、学者,以其集体智慧对诸如社会、经济、技术等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并提供满意的或最优化的方案,以帮助领导干部进行决策。智囊制度无论在我...
关键词:春秋五霸 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七雄 衣裘 智囊机构 财币 养士制度 翰林院 综合研究 领导干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