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举制度

作品数:74被引量:6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阎步克黄寿成张翅裘士京陈长琦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举人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3年第11期68-68,共1页
举人一词最早得名于汉代的察举制度,被举荐者称为举人。唐代时,报考进士的考生均称举人。宋代,举人才成为乡试考中者的称呼。但宋代的举人只是有了参加京城会试的机会,并无做官机会。并且,举人的资格仅是一次性的,如果在接下来的会试中...
关键词:察举制度 举人 乡试 会试 宋代 汉代 资格 
汉代察举制度对后世的启示
《文化学刊》2023年第1期236-239,共4页姚舜天 
作为中国第一个稳定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两汉朝廷以察举制度选官。察举制度尽可能兼顾官员的个人道德与工作技能,以图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君子来治理国家,这些官员也会通过榜样示范等方法教化民众。然而,察举制度也存在不可解决的弊病,最终...
关键词:汉代 察举制度 道德与技能 教化与影响 
汉代教化治官制度浅析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68-72,共5页张永倩 
四川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汉魏六朝石刻新词研究”(16SA0079)。
汉代教化治官的举措主要表现在选举与管控方面。对官员品格的塑造和业绩表现的要求,源于官员本身饰演的多重角色。在朝为忠孝榜样,在家则为宗族表率。并通过奖惩等制度性做法加强对官员品格的管控。在选官制度上,一方面,能够获得推举的...
关键词:教化 儒家思想 治官 察举制度 官学 
汉碑中所见的东汉选官察举制度
《文化学刊》2019年第3期248-250,共3页胡纬 
官吏是统治王朝正常运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汉时期奉行"以孝治国"的统治理念,孝悌制度在两汉得以推行。在此基础上,统治者实行举孝廉作为士子进入政府系统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两汉时期逐渐完善。此外,官员的考课制度也是职官制度里面...
关键词:汉碑 选官 察举制度 
论汉代的辟除四科被引量:5
《史学集刊》2016年第6期25-32,共8页张欣 
《汉旧仪》所载"令丞相设四科之辟",标志着辟除四科开始出现,在辟除制度演进历程中具有坐标意义。辟除四科出现于元狩六年,《通典》杜佑自注将其系于董仲舒奏议之后的做法不甚准确。察举四科及丞相在除授秀才职务时所依据之"三科",是对...
关键词:汉代 辟除四科 察举四科 辟除制度 察举制度 
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
《人才资源开发》2016年第19期91-91,共1页吴铭 
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为什么别的朝代不能做到这一点?而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还一...
关键词:汉人 族群 封侯 中国人 统治集团 战国时代 察举制度 
北周政权察举制度考释被引量: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06-115,共10页黄寿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朝时期民族认同及区域文化研究"(13BZS086)
一般认为北朝都实行曹魏开创的九品中正制。但是通过具体的研究却发现,北周政权并没有继续沿用九品中正制,而是恢复了汉代的察举制度。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大概与九品中正制已经走向没落,北周权力核心的组成人员出身不高,生活在该地区的...
关键词:北周政权 察举制度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
《人民周刊》2016年第13期82-82,共1页吴铭 
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为什么别的朝代不能做到这一点,以至于两千多年来中国...
关键词:中国人 战国时代 统治集团 察举制度 
北齐政权选官制度辨析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1期142-143,共2页黄寿成 
前辈学者多以为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当然北齐时期也不例外。在这一时期对于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有无变革,大多数学者并未注意到,只有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一书中指出两晋南朝时出现了秀才对策制度和策试制度。...
关键词:选官制度 北齐时期 九品中正制 政权 魏晋南北朝 察举制度 门阀政治 考试制度 
解试之后 各地大办“乡饮酒礼”
《读书文摘》2015年第11期16-16,共1页雍宛凉 
“毕业李”的前奏开始于举人通过州府举行的解试后,由州府长吏为其举办的“乡饮酒礼”。乡饮酒礼来自周代乡学的宴饮礼节,本为显示尊老、养老,与科举无涉。但汉代实行察举制度后,地方州郡在举送人才时也会举行乡饮酒礼,以表示对人...
关键词:饮酒 一级考试 察举制度 隋唐时期 二级考试 科举制 读书人 州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