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

作品数:703被引量:5672H指数:3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赵宗慈罗勇王绍武黄建斌戴晓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北地区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估及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9
《干旱区研究》2023年第4期663-669,共7页李菲菲 周霞 周玉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BJY130,19BGJ171);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农村环境治理与政策创新团队”。
西北地区是重要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研究其农业干旱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是有效应对干旱气候的关键。基于IPCC评估框架,考虑蒸散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将多时间尺度干旱指数纳入指标体系,研究西北地区农业...
关键词:西北地区 农业干旱脆弱性 IPCC评估框架 熵权法 空间热点探测分析 干旱指数 
IPCC AR6:长期减排路径被引量:9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3年第2期133-138,共6页姜克隽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1ZDA085);国家社科重点课题(21AZD042)。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于2022年4月发布,与前几次评估报告类似,其中一章是长期减排路径。每次评估报告长期减排路径在整个评估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长期减排路径可以为全球未来的合作提供学术支持。第六次评估报告对到2021...
关键词:IPCC 减排路径 第六次评估报告 《巴黎协定》 情景 
认识减缓气候变化最新进展科学助力碳中和被引量:7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2年第5期523-530,共8页袁佳双 张永香 陈迎 于金媛 王红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碳中和视域下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制度性挑战及对策研究”(21AZD123);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和履约项目《巴黎协定实施后续相关能力建设问题研究》(2022—2023);中国气象局重点创新团队“气候变化检测、影响和应对”(CMA2022ZD03);“Public Communication on IPCC Sixth Assessment Report”项目成果,该项目由能源基金会支持。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报告归纳和总结了第五次评估报告发布以来的最新减缓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将为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气候变化减缓行动、系统转型、追求...
关键词:IPCC WGⅢ 排放现状 减缓路径 技术方法 应对行动 
IPCC AR6 WGⅢ报告减缓主要结论、亮点和启示被引量:13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2年第5期531-537,共7页王卓妮 袁佳双 庞博 黄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碳中和视域下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制度性挑战及对策研究”(21AZD123);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区域差异化的‘双碳’政策比较研究”。
2022年4月4日,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报告和决策者摘要发布。报告全面评估了2010年以来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科学进展,为国际社会深度认识和理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不同温升水平下的减排路...
关键词:减缓气候变化 IPCC第三工作组 第六次评估报告 科学结论 亮点 启示 
基于地理学综合视角的胡焕庸线IPCC复合情景(SSPs-RCPs)模拟和预测被引量:6
《地理研究》2021年第10期2838-2855,共18页夏海斌 刘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E010070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RK022);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9ZR1415200);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二期)。
胡焕庸线(简称胡线)是重要的人口分界线,更是一条展现中国自然与人文地理综合视角下的国情分界线。通过构建环境因素影响下的人口潜力模型,结合四组气候系统模式驱动下的作物模型和水文模型,模拟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和代表性浓度路径...
关键词:胡焕庸线 人口时空变化 气候变化 SSPs-RCPs复合情景 人地耦合 可持续发展 
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知识供给与话语权竞争——以中国气候研究影响IPCC知识塑造为例被引量:24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32-70,I0002,I0003,共41页李昕蕾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团队项目“全球治理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话语权建设的外交机制研究”(项目编号:IFYT18027);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8ZDA003)的阶段性成果
"科学共识"其实是一种"非中性"知识框定过程,不同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知识塑造能力决定其能否在话语权竞争中占据优势。目前欧美西方国家凭借其对气候知识生产和科学评估的结构性主导权,在科学与政治的互动中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
关键词:全球气候治理 知识供给 话语权竞争 IPCC评估报告 中国气候研究 
全球碳博弈格局的演进与我国碳教育的推进被引量:1
《天府新论》2018年第3期122-129,共8页单良艳 何海燕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全球碳博弈格局下中国低碳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编号:10BJY0011)的部分研究成果
IPCC发布的评估报告是全球碳博弈格局分化重组的规则依据。本文在剖析全球碳博弈规则演进的基础上,归纳了全球碳博弈格局呈现的三大特点,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激烈冲突、发达国家内部争夺气候谈判主导权、发展中国家内部立场...
关键词:碳博弈 IPCC UNFCCC 碳教育 全球气候变化 
IPCC框架下木质林产品碳储核算研究进展:方法选择及关联利益被引量:10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2期44-51,共8页杨红强 王珊珊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林业国家碳库构建与预警机制研究"(批准号:14AJY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IPCC气候框架下中国林产品国际贸易的碳流动问题研究"(批准号:13YJAZH114);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批准号:2012-12#);江苏省2015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苏省林业碳库的减排潜力分析"(批准号:KYZZ15_0252)
木质林产品的碳储功能可有效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其碳储量核算已被纳入气候变化缔约国温室气体清单报告,各国基于CBDR原则对木质林产品的碳储计量及贸易流动核算方法学在国家层面的争议及协调,关系到未来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减排...
关键词:木质林产品 碳储核算 方法选择 关联利益 
IPCC框架下中国HWP碳库的碳流动与碳平衡研究被引量:1
《林业经济》2016年第12期34-40,共7页季春艺 杨红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林业国家碳库构建与预警机制研究"(编号:14AJY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青年项目"IPCC气候框架下中国林产品碳流量核算及影响研究"(编号:14YJCZH062);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HWP碳库构建与储碳效能评价研究"(编号:2016SJD630062)
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国家木质林产品碳库的储碳贡献问题已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中的重点林业议题。文章基于气候变化框架与2013IPCC指南,分析了碳库碳流动机制,核算1964~2014年中国木质林产品碳...
关键词:木质林产品 生产法 碳流动 碳平衡 
新闻报道中的气候科学:以《人民日报》对IPCC的呈现为例(1988~2014年)
《中国出版》2015年第21期30-33,共4页岳改玲 雷鸣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新媒介语境下争议性科技的风险沟通研究"(13xxw007);西南科技大学杰出青年人才支持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方式创新研究"(13sx9103)阶段性成果
本文聚焦新闻媒体中的气候科学报道,以《人民日报》为例分析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如何在媒体中呈现。话语分析结果显示,《人民日报》中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形象随时间的发展不断演进,由最初的"国际性科学机构",变为"国际性...
关键词:气候科学 IPCC 《人民日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