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谚

作品数:191被引量:11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孙立涛赵瑶丹刘旭青王轶吴鹏霄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描摹·敬畏·审美:中古山水谣谚的三重境界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156-163,187,188,共10页胡大雷 
中古山水谣谚在表达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有三重境界:一是山水谣谚成为山水自然的地理标志,这是客观描摹、认识、再现山水景观;二是叙写山水自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告诫与警示人类要适应自然,体现出对山水自然的敬畏;三是对山水自然的审美...
关键词:山水谣谚 认识 敬畏 审美 
论杜诗援引谣谚的史官意识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79-85,共7页谢梦姚 傅宇斌 
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晚清民国联句词研究”(YJSJJ23-B58);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宋代寄内词研究”(YJSJJ22-B19)。
杜甫深受史官文化影响自觉担负起“采诗官”的职责,在诗歌创作中大量援引民间谣谚,这些引谣诗的主题主要聚焦在军事战争的书写、民生农事的关注和时政讽刺等方面。杜甫引谣谚入诗的做法同时也体现出了对先秦史官采诗的有意效仿,展现了...
关键词:杜甫 谣谚 采诗 史官意识 
南京民间文学的烟火气--从谣谚和传说管窥南京的市民生活被引量:1
《江苏地方志》2023年第5期20-23,共4页陶思炎 
民间文学属于人民,而都市的民间文学作为市民的集体创作,是市井生活的自然呈现和市民审美情感的集中表达,它往往经过好几代人的传承,而成为城市精神的象征和城市文化历史的记录。南京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两千多年的建城史以及辉煌...
关键词:民间文学 市井生活 文学经典 自然呈现 讲唱文学 集体创作 谣谚 审美情感 
断酒白首,(饣甫)糟而朽
《养生月刊》2023年第10期942-943,共2页文苕 
断酒白首,(饣甫)糟而朽."(饣甫)糟,即吃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戒酒可以长寿,酗酒导致早衰.记载示例明代李梦阳《平阳府经历司知事康长公墓碑》载:"夫欲心恒安逸,为其可以贪命而乐存,至厚生也.今吾弃功名之会不赴,又不欲劳费心体,非于心疏...
关键词:空同集 李梦阳 平阳府 古谣谚 经历司 
走进“人间天堂”杭州
《中关村》2023年第9期84-87,共4页梁凤英 
杭州的“三西”指的是:西湖,西泠印社,西溪湿地——这是“三个姐妹花”。“西湖”是雍容华贵的皇宫女子,“西泠”是待字闺中才女,“西溪”则是天然去雕饰的浣纱女子。在中国各地的风土谣谚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应该算得上是流传最...
关键词:浣纱女 西泠印社 西溪湿地 谣谚 天然去雕饰 下有苏杭 人间天堂 西湖 
《周易》卦爻辞中的谣谚艺术
《雨露风》2023年第8期29-31,共3页刘若彤 
《周易》这部书的形成,应该是经历了伏羲画八卦,文王推演为六十四卦,再到孔子作《易传》的一个漫长过程。从伏羲的八卦到周文王六十四卦和卦爻辞的编撰,《周易》实现了从萌芽到成熟的质的飞跃。自《周易》产生以来,其深邃的内涵和结构,...
上有朱毛 下有方邵——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方志敏、邵式平
《党史博览》2023年第1期72-75,共4页陈家鹦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苏区曾被毛泽东称作“方志敏式”的根据地,并有“模范省”的光荣称号。苏区军民备受鼓舞,个个斗志昂扬,人人牛气自豪,于是一则“上有朱毛、下有方邵”谣谚就在苏区广泛流传开了。这句历史谣谚,充分反映了当年赣...
关键词:赣东北苏区 邵式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方志敏 谣谚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 有方 
古代谣谚的文体特征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3期174-175,共2页郭康松 黄晔 
谣是歌谣与谚语的合称,早期歌谣与语是两种各自独立的文体,汉代以后二者不断交叉,渐至没有严格的区分。清代杜文澜《古谣》集古代谣谚之大成,将谣视为一体,认为“二者皆系韵语,体格不甚悬殊”,由此我们把谣谚作为一种文体来看待。每种...
关键词:民间口头文学 谣谚 口头性 文体属性 民间性 文体特征 属性特征 歌谣 
由“语”到“谚”--一种公共话语资源的生成及雅俗转变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S01期192-208,共17页郗文倩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秦汉文体史”(项目编号:15BZW089)的阶段性成果;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批评研究院”资助项目。
谚语言辞精简,语态活泼,浓缩了前人的经验和智慧,体现出社会群体的共识和认同,遂成为一般知识和公共思想话语资源。谚语源自先秦“语”类文体,周代重视历史经验,“古语有之”是确认意义的一种标志和依据,借此言事说理能迅速言明主旨,也...
关键词: 谚语 语类文体 谣谚 
论《左传》谣谚的“俗雅结合”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6期34-36,共3页刘馨阳 
谣谚是一种简洁通俗、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体裁,记录了各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左传》保存了丰富的谣谚材料,是研究先秦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这些谣谚取材于生活,有着质朴自然的语言;善于运用叠词、虚词以及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便于百姓...
关键词:《左传》谣谚 淳朴本色 丰富内涵 俗雅结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