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口入

作品数:338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婉赵海潞张石革赵新汉吴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桂林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病从口入:口腔疾病与心脏病的故事
《科学生活》2025年第1期150-151,共2页刘基文 吴敏 王辽辽 顾梅 许晓晔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事业单位民生科研专项(项目编号:PKJ2024-Y28);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特色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PWYts2021-17);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学科建设项目(重点学科群)(项目编号:PWZxq2022-12)。
一、初次就诊:发热、牙龈出血和心脏杂音小李是一名年轻的程序员,平时身体健壮,很少生病。然而,最近几天他反复出现发热,体温一度飙升到39℃,还伴有严重的疲劳和乏力。小李感到非常不安,决定前往医院就诊。在急诊室,医生详细询问了小李...
关键词:血液培养 心脏杂音 牙龈出血 初次就诊 超声心动图检查 口腔疾病 口腔卫生 心脏病 
生腌虽鲜美,小心病从口入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4年第12期74-75,共2页郭宇妮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日益改善,鸡鸭鱼肉等家常烹饪菜色早已不能满足大家的味蕾,进而开始探寻鲜美、生猛、新鲜的饮食方式。其中,生腌水产品因其独特的鲜美口感而备受青睐。然而,在享受这些美味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警惕隐藏在美味背后的健康...
关键词:饮食方式 肝吸虫感染 水产品 食源性寄生虫 烹饪 健康风险 美味 
“病从口入”的肝炎之戊肝
《肝博士》2024年第6期49-50,共2页陈晓雪 
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发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被归为乙类传染病。全球每年大约有2000万例HEV感染,其中约330万例为戊型肝炎病例,以及大约7万例与HEV感染相关的死亡病例。HEV共有八个基因型,其中HEV1...
关键词:戊型病毒性肝炎 食物传播 戊型肝炎 戊肝 乙类传染病 HEV感染 慢性传染病 死亡病例 
要健康 就要严防病从口入
《生活与健康》2024年第3期10-13,共4页熊枝繁 
一日三餐,一年四季,吃饭让我们获得充沛的能量以应对不同的挑战,也让我们和家人在一起分享美食,享受温馨的时光……但有些时候却因为吃得不当,会发生一些胃肠道疾病,那该怎么避免,听听专家怎么说。
关键词:胃肠道疾病 一日三餐 美食 
做好口腔护理,防止“病从口入”
《家庭科学》2024年第3期26-27,共2页金芳 
口腔,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口腔除去可实现语言交流功能,还可不断分泌睡液、保持人体呼吸畅通,这些无不体现了口腔的重要性。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口腔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常言道:“病从口入”,即提醒人们要保证对口腔的关注度,其作...
关键词:口腔护理 人体呼吸 食物转化 关注度 语言交流 日常生活 重要性 
佳节将至,糖尿病患者谨防病从口入
《老人世界》2024年第1期55-56,共2页董芳 
新春佳节临近,家家户户的饮食比平常都要丰盛,生活也没有日常规律,这些都会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困扰。有时受聚餐气氛影响,患者一时管不住嘴或碍于他人情面,跨过饮食禁忌;有时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偶尔解解馋没有大碍,结果导致血糖增高,问题...
关键词:饮食禁忌 血糖增高 饮食误区 侥幸心理 糖尿病患者 
吃吃喝喝,当心病从口入
《大众健康》2024年第1期19-20,共2页朱思莹 孙秀静 
辛苦一年,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很多人会充分利用假期在家休息,或跟亲朋聚餐,容易出现起居不规律、暴饮暴食、饮酒等现象,导致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酒精中毒、急性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异物等问题。在此提醒大家,出现这些问题一...
关键词:消化道异物 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胰腺炎 医院就诊 
关注胆囊健康 防止“病从口入”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3年第12期27-27,共1页李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胆囊疾病发生率逐年增高,如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癌等,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在10%~15%,其中无症状胆囊结石占50%~70%;这部分人群随着时间推移,最...
关键词:胆囊癌 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 疾病发生率 饮食结构 临床症状 胆囊炎 生活水平提高 
把好“病从口入”关 谨防夏季腹泻
《中老年保健》2023年第7期18-20,共3页杜丹 
腹泻,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较平时增加(每天大于3次),伴随着粪便性状的改变,如变为糊状或水样甚至带有黏液、脓液和血,粪便量增加,或粪质稀薄(含水量大于85%)。腹泻还常伴有呕吐、腹痛等症状。腹泻是典型的“病从口入”,其原因...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 食物过敏 排便次数 腹泻患者 寄生虫 粪便性状 粪便量 夏季腹泻 
病从口入新解
《视野》2023年第11期60-61,共2页袁越 
俗话说,病从口人。但这个说法一般指的是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很少有人意识到留在口腔里的食物残渣也有可能让人生病。口腔既潮湿又温暖,每天都会有大量富含营养的食物和饮料从这里经过,绝对是一个完美的病菌培养器皿。
关键词:食物残渣 饮料 口腔 培养器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