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邪

作品数:139被引量:35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胡镜清卢红蓉苏明辉吴以岭施昌年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伤寒杂病论》痰饮病邪的悸动性特征辨治特发性震颤
《山东中医杂志》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孙飞 徐洁 周瑜 钱丽雅 杨凯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SKYD2023199,SY SD2020220);张家港市卫生青年科技项目(编号:ZJGQNKJ201927,ZJ GQNKJ202237)。
《伤寒杂病论》中与痰饮相关的条文反映了痰饮病邪的悸动性特征,如痰饮流窜躯体可致动、振、摇症,痰饮上蒙心窍可致心悸动、烦躁,痰饮上冲脑窍可致悸眩难立,等等。特发性震颤(ET)肢体颤动、症状突发突止、病症反复、病情缠绵等特点与痰...
关键词:痰饮 悸动 特发性震颤 颤证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基于寒地地域特点探析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
《针灸临床杂志》2024年第10期93-96,共4页孙忠人 马瑀彤 胡其回 刘征 尹洪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编号:2019XZZXZJ005。
周围性面瘫寒地高发,受寒地特殊的气候环境及寒地居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影响,形成了寒地周围性面瘫极具地域特色的发病特点:脉络空虚,风邪侵袭,内外为患;寒邪稽留,血脉凝泣,肌肤失养;饮食偏嗜,痰湿盘踞,窜犯脉络。临床中医在诊病思路及施...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寒地 病邪特点 针灸 
《伤寒杂病论》中“阳”字含义考辨
《河南中医》2024年第9期1307-1311,共5页茆慧芳 李崇超 
“阳”字在《伤寒杂病论》中具有丰富的含义,或言脉象,或言脉位,或言脉法,或言津液,或言阳气,或言卫气,或言病位,或言病邪,或言病性,或言治则等。言脉象时,“阳”代指阳邪;言脉位时,“阳”表示寸脉,“阴”表示尺脉;言脉法时,以阴阳表示...
关键词:“阳” 脉象 脉位 脉法 津液 阳气 卫气 病位 病邪 病性 治则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运用伏邪理论辨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病机演变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7期3368-3371,共4页张杨毅 林振文 李灿东 陈凌琦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发生慢性胃炎最重要因素之一,早期多数患者无症状表现。幽门螺杆菌隐匿致病的特点与中医伏邪理论有相通之处。文章通过运用中医伏邪理论,将传统望闻问切与现代科学诊疗技术相结合,整体辨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病机...
关键词:伏邪理论 中医诊断学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病机演变 整体观 伏湿病邪 
《伤寒杂病论》“饮食如故”涵义浅析被引量:1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7期934-938,共5页成佳琳 李长香 任梓林 兰芯 郑雨晓 韩金华 王雪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燕京刘氏伤寒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1190062620029)。
《伤寒杂病论》中共有5条涉及“饮食如故”的条文。医家们对此类条文进行注解时,多将“饮食如故”解释为饮食正常或胃气未受疾病影响,忽略“饮食如故”的真实意义及其在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本文通过整理归纳“饮食如故”相关条文,结...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 饮食如故 病邪 病位 
反复咳嗽总不好? 中医有妙招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4年第7期56-56,共1页邓昌龙 
咳嗽,作为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与多种疾病紧密相关。在中医理论中,咳嗽被视为肺脏功能异常的表现,即“肺主咳”,当病邪侵犯肺部时,肺脏为祛除这些病邪会导致肺气上逆,进而产生咳嗽的症状。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种:外感咳嗽是由...
关键词:外感咳嗽 中医理论 肺气上逆 常见症状 呼吸道疾病 气逆 病邪 多种疾病 
初夏时节,清心健脾
《大众医学》2024年第6期71-72,共2页包春辉 周宏宇 
六月来临,气候逐渐湿热。中医学认为,自然界四季变化更替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相互通应,夏季和心、小肠相通,属火,常见的病邪是暑热。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易引起情绪焦躁;心阳也在夏季最为旺盛,易导致心烦、心悸、心慌、焦虑等不适。
关键词:心阳 中医学 四季变化 清心 病邪 焦躁 
体虚易感冒,饮食来调养
《大众健康》2024年第2期71-71,共1页林琳 
宋女士有多年支气管扩张病史。平时别人只是打个喷嚏,她就特别容易染上感冒。生活中,像宋女士这样的体质虚弱人往往抵抗力差,感受到外界病邪后很容易生病,且病情易出现反复。体虚感冒分为不同类型,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饮食调养。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 体虚感冒 饮食调养 体质虚弱 病邪 体虚易感 抵抗力 
冬泡“暖汤”驱身寒
《中医健康养生》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张钰伟 焦明丽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在适宜的气候泡温泉是很好的“自然疗法”。古人云:“冬日洗池,丹田温灼。”冬天气候阴寒,人体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受病邪侵害。对于养生爱好者来说,在冬季泡温泉,不仅可放松身心,还能驱寒暖身,是寒冷季节休闲养生...
关键词:自然疗法 中医养生理论 不二之选 寒冷季节 丹田 休闲养生 免疫力 病邪 
睡时出汗是病吗
《家庭用药》2023年第11期71-71,共1页刘福生 
“汗”是用于中医辨证治疗疾病的重要症状之一,询问患者汗出的异常情况,对于判断病邪的性质和机体阴阳的盛衰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气候炎热、衣被过厚、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出汗,属于生理现象;若当汗出而无汗,不...
关键词:体力活动 中医辨证治疗 无汗 气候炎热 情绪激动 汗出 生理现象 病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