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文化

作品数:96被引量:10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卓锋徐良利罗爱军饶宗颐荣新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丝绸之路中亚细密画中的乐器(上)
《乐器》2025年第2期20-23,共4页周菁葆(文/图) 
中亚细密画是人类文明宝库的珍贵遗产。中亚之域地缘位置独特、众多族群聚居、多种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汇。这里既是人类社会诸多文化现象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成果的荟萃处和交流中心。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在不同历史时期...
关键词:细密画 古代文明 丝绸之路 文化交汇 精湛的技艺 波斯文化 融会贯通 交流中心 
汉阿波多语料文献《穆萨的故事及其他》构词研究——兼议宗教文本的中国化
《中国穆斯林》2024年第6期53-73,共21页杨叙 马强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巴基斯坦宗教热点问题田野调查研究”(编号:23AZJ006);2024年度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孟加拉国伊斯兰教本土化研究”(编号:BZKY2024127)的阶段性成果。
一、有关汉阿波多语料文献及其研究汉阿波多语料文献是指包含了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等多种语料的文献,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中,阿拉伯、波斯文化同中国文化融合共生的文本。这些多语料文献可以简单分为宗教文本和世俗文本,其中宗教文本...
关键词:宗教文本 波斯语 疑难杂症 波斯文化 阿拉伯语 语料 融合共生 
马家塬墓地波斯文化因素分析被引量:1
《草原文物》2023年第2期91-106,共16页潘玲 马婷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战国秦汉时期东北族群的考古学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2AKG004)
马家塬墓地出现的大角羊、棕榈叶纹、城堞纹、类忍冬纹等图像或纹饰,以及对龙纹扁体环、人形车辖,为战国中期晚段从中亚通过新疆到达甘肃天水地区的波斯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也见于长城地带西段的甘肃省东部、宁夏固原地区以及陕北和...
关键词:马家塬墓地 波斯文化 塞人 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上的钱币文化——新疆出土萨珊银币流通性的探讨
《艺术教育》2023年第2期183-186,共4页刘晨 
萨珊银币的使用功能一直是学者热议和争论的内容,历代学者对其是否具有国内流通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章从地理因素、地方经济、宗教文化、货币价值等多个角度出发,试图综合性地对萨珊银币不具备流通功能的合理性进行阐述,并列...
关键词:萨珊银币 波斯文化 丝绸之路 流通功能 
爱能否跨越边界?
《读书》2022年第10期57-65,共9页钟志清 
父母来自伊朗的朵莉·拉宾雅(Dorit Rabinyan)是当今以色列文坛一位备受瞩目的杰出女作家。她用夹杂着波斯文化元素的希伯来语揭开了以色列一个特殊族裔群体—伊朗犹太人的面纱。这一族裔群体在以色列国家的政治版图中多年处于边缘化地...
关键词:族裔群体 拉宾 希伯来语 波斯文化 政治版图 跨越边界 伊朗 以色列 
雉堞及其来源考述被引量:2
《中原文物》2022年第2期135-144,共10页李静杰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项目“中国佛教图像与思想研究”(批准号:21BZJ003)阶段性成果。
明清城墙所见雉堞防御设施,有过怎样发展历程,源头何在,学界迄今没有具体阐释。本文以为,汉文化地区雉堞不晚于魏晋时期产生,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有所流行,宋金时期广为流行,雉堞作二阶或三阶凸形,堞孔有无不定,形成汉文化地区特征。雉...
关键词:雉堞 城墙 建筑图像 波斯文化 
“裂瓣纹银盒”名称、用途及产地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年第6期26-32,共7页刘中伟 张惠琴 
国家社科基金“李屯遗址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18BKG006)”阶段性成果。
广东广州南越王墓主棺室“足箱”内出土1件银盒(D2),内尚存半盒药丸。银盒器身、器盖用捶揲法压印出蒜瓣形纹饰,盖顶分立3个后加的纽座,3纽座处分别刻“Ⅰ”“Ⅱ”“Ⅲ”编码符号,“Ⅰ”纽处刻“一斤四两右游一私官容三升大半口”,“Ⅱ...
关键词:南越王墓 发掘者 波斯文化 广东广州 铜圈 制作工艺 纹饰 
元青花的魅力
《检察风云》2021年第23期94-95,共2页刘超(文/图) 
元青花作为景德镇千年创烧的第一个品种,在中国瓷器的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亮点。人们把青花瓷比喻成是舞台上的青衣,素雅高洁、蓝色纯净。蓝色的花纹与洁白的胎体交相映衬,宛若一幅传统的水墨画。元青花为什么题材众多?为什么元青花大...
关键词:元青花 波斯文化 青花瓷 蒙古人 景德镇 发展史 
行摄沙漠,捡拾久远的故事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1年第9期86-87,共2页郑伟(文/图) 
行摄沙漠,除了对大自然的震撼和敬畏,我更愿去思考那些风光背后的东西,去捡拾那些久远的故事,在得到视觉感受的同时得到心灵的滋养。行摄沙漠,看到夕阳西下的绰绰驼影,自然就想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声声驼铃。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打...
关键词:古代丝绸之路 波斯文化 视觉感受 经贸往来 沙漠 中华文化 西汉时期 捡拾 
引言
《外国语言与文化》2021年第1期1-2,共2页伊尔哈姆·埃特马迪 奥米德·阿扎迪布加尔 陈忠平(译) 
本期为波斯文化专辑。历史上称为波斯的国度在1935年正式改名为伊朗,这是巴列维王朝(1925—1941)推动的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尽管几个世纪以来,伊朗的文学、艺术和文化均使用波斯语,但由于地处西亚主要文明文化的交汇处,她仍是一个多民...
关键词:波斯语 多元文化 波斯文化 巴列维王朝 伊斯兰 伊朗 17世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