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语

作品数:520被引量:44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刘迎胜马保全韩中义王远新林悟殊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新疆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共中央编译局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疆馕
《小学生时代(大嘴英语)》2025年第3期34-36,共3页
“馕”源于波斯语,意为“面包”。在新疆,有“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的俗语。1.准备一个洋葱,切成丝,油炸到金黄色后捞出恭喜你,获得了洋葱油。2.将面粉、洋葱油、牛奶、鸡蛋、酵母等原料混合起来,揉成光滑的面团,再加入你喜欢的...
关键词:洋葱油 十三香 五香粉 波斯语 牛奶 调料 面团 面包 
索利多金币和迪拉姆银币
《银行家》2025年第2期132-134,共3页石俊志 
公元3世纪末,经历了3世纪危机的罗马帝国已经病入膏肓,古罗马时代即将结束,黄金价值日益昂贵.于是,罗马帝国的索利多金币制度应运而生.与此同时,远在东方的萨珊帝国,却坚守着古希腊亚历山大的黄金白银比价,德拉克马银币价值相对高估,因...
关键词:罗马帝国 中古波斯语 官方语言 迪拉姆 利多 古罗马时代 德拉克马 金币 
中世纪早期波斯地理文献中的西南丝绸之路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158-158,共1页姚继德 纳绍骞 
中世纪时期波斯地理学文献的代表著作《世界境域志》和《奇异志》对西南丝绸之路有丰富而有趣的反映。基于波斯语、阿拉伯语、中古汉语、古缅语、彝语材料的词源学比较显示:西南地区的三个关键地名在中世纪波斯地理学文献中可以被比定...
关键词:西南丝绸之路 地理文献 中世纪时期 波斯语 词源学 中古汉语 中世纪早期 
汉阿波多语料文献《穆萨的故事及其他》构词研究——兼议宗教文本的中国化
《中国穆斯林》2024年第6期53-73,共21页杨叙 马强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巴基斯坦宗教热点问题田野调查研究”(编号:23AZJ006);2024年度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孟加拉国伊斯兰教本土化研究”(编号:BZKY2024127)的阶段性成果。
一、有关汉阿波多语料文献及其研究汉阿波多语料文献是指包含了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等多种语料的文献,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中,阿拉伯、波斯文化同中国文化融合共生的文本。这些多语料文献可以简单分为宗教文本和世俗文本,其中宗教文本...
关键词:宗教文本 波斯语 疑难杂症 波斯文化 阿拉伯语 语料 融合共生 
诺贝尔兄弟何以成为“巴库石油大王”
《名人传记》2024年第11期40-45,共6页刘东平 王凡 
赫赫有名的诺贝尔家族和巴库石油工业有着一段不解之缘。巴库,在古波斯语中意为“上帝之山”,如今是阿塞拜疆共和国的首都,而在诺贝尔父子移居圣彼得堡时,阿塞拜疆刚刚并入沙皇俄国的版图不久。“上帝之山”自然深得上帝卷顾,这片土地...
关键词:沙皇俄国 石油大王 诺贝尔 阿塞拜疆 圣彼得堡 石油工业 古波斯语 上帝 
祖母绿
《中国宝玉石》2024年第5期48-54,共7页来源/何雪梅王礼胜 《珠宝日历》 
祖母绿概述.祖母绿一名源自波斯语Zumurud(绿宝石),后演化成拉丁语Smaragdus,英文名称为Emerald,汉语名称为波斯语的音译。祖母绿是一种含铍铝的硅酸盐,属于绿柱石家族中最“高贵”的一员,因含致色元素铬离子及钒离子而呈现出柔和浓郁...
关键词:祖母绿 玻璃光泽 摩氏硬度 致色元素 波斯语 绿柱石 二色性 铬离子 
人人都爱吃葡萄
《奇妙博物馆》2024年第10期36-37,共2页张若微 
名字的由来那“葡萄”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至今还有不少争论。《诗经》中说:“绵绵葛藟(lěi)。”葛藟指的就是当时的野生葡萄。汉朝时,人类选育出的优质葡萄传入了中原地区。在我国的史书中,“葡萄”二字最早见于西汉的《上林赋》...
关键词:优质葡萄 野生葡萄 《上林赋》 葛藟 波斯语 蒲桃 《诗经》 中原地区 
气候大会年中预热
《财新周刊》2024年第36期86-91,共6页杨玉琪 
波恩年间会精简了资金目标案文,各方同意搁置《巴黎协定》第六条的争议点,但围绕新的出资规模、来源等实质内容,仍分歧明显。里海西侧,陆地顺着大高加索山脉的走向,向东凸出一个半岛,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就屹立于此。波斯语中,巴库意为“...
关键词:波斯语 阿塞拜疆 《巴黎协定》 争议点 实质内容 出资 
巴黎藏巴布尔《阿鲁兹》的波斯语文献来源考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年第3期147-182,共36页阿拉法特·艾山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方古代文艺理论重要范畴、话语体系研究及资料整理”(19ZDA289)阶段性成果
《阿鲁兹》是印度莫卧儿帝国开国君主巴布尔阐释中世纪东方古典文学理论和实践的一部学术作品,在中亚、波斯和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阿鲁兹》除了理论阐释部分外,还包含波斯文诗歌1100多联句、察合台文诗歌1300多联句。《阿鲁兹...
关键词:巴布尔 《阿鲁兹》 波斯语文献 
《伊利汗中国科技珍宝书》中的“汉语—波斯语词典”
《国际汉学》2024年第4期129-134,159,共7页时光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研究专项项目“中国-伊朗医学交流史研究”(项目编号:2018VJX101)的阶段性成果。
《伊利汗中国科技珍宝书》是公元14世纪初由伊朗伊利汗王朝宰相拉施特主持编译的一部主要介绍中国医学的著作,书中用波斯语转写大量汉字词汇的发音,其中部分转写词汇还附有波斯语释义,总数超过500条。本文基于该书中有关汉语教学的内容...
关键词:汉语—波斯语词典 《珍宝书》 伊朗 中医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