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莱尔

作品数:220被引量:17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灵焚陈亚丽张剑龙泉明刘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小城镇意识与中国新文学作家被引量: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4期40-54,共15页栾梅健 
关键词:小城镇 中国新文学 知识分子 工业文明 二三十年代 工业化进程 波特莱尔 鲁迅 叶绍钧 《潘先生在难中》 
论二、三十年代我国的“纯诗”观念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3期27-35,共9页许霆 
“纯诗”(Poèsie Pure)作为诗歌运动,发端于法国波特莱尔,奠基于马拉美,到瓦雷里而造极,其实质是象征主义的后身。“纯诗”概念最初在瓦雷里1920华为法国作家法布尔的《认识女神》所写的前言中提出,并在以后一系列讲演中作了专门阐述...
关键词:瓦雷里 象征主义 诗潮 穆木天 戴望舒 波特莱尔 新月诗派 李金发 新诗史 梁宗岱 
论“恶魔派”诗人于赓虞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2期207-221,共15页夏爵蓉 
1821年春,英国御用文人,消极浪漫派诗人罗伯特·骚赛在长诗《审判的幻景》序言中辱骂、攻击诗人拜伦破坏国家的政治与道德,称拜伦、雪莱等诗人是“诗歌中的恶魔派”(The Satanical School of Poetry)。自此,始有“恶魔诗派”之称。鲁迅...
关键词:于赓虞 波特莱尔 李金发 诗歌 主观感觉 1926年 消极浪漫派 现实生活 象征性意象 散文诗 
中国文学发展中的现代主义——兼论现代意识与民族文化的融汇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1期284-285,共2页陈思和 
文章认为,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不是中国作家用现实主义精神去吸取西方现代主义技巧,而是现代主义思潮所体现的思想意识,吸引了中国作家们的注意。”而“在二十世纪初。
关键词:中国作家 现实主义精神 兼论 新文学作品 当代文学创作 中国思想界 八不主义 意象派 波特莱尔 哲学思潮 
艾青与象征主义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3期244-263,共20页陈曦 文楚 
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二年间,艾青在巴黎勤工俭学。这时,以法国为策源地而又成为世界性流派的象征主义文学,已由前期发展到后期,艾青深受这股思潮的熏陶,并“开始试验在速写本里记下一些瞬即消逝的感觉印象和自己观念之类。
关键词:艾青 象征主义 波特莱尔 叶赛宁 象征派 诗神 大堰河 《诗论》 一九 现代物质文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