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弟子

作品数:122被引量:8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葛志毅王葆玹宋艳萍韩国磐刘桂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社会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史圣司马迁(4)——走向皇帝
《家庭与家教》2002年第4期17-18,共2页李书崇 
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20岁的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开始了他历时两年、行程万里的壮游.
关键词:司马迁 司马谈 博士弟子员 
汉代选官制度刍议被引量:1
《社会科学》1999年第A06期67-70,共4页仝晰纲 
汉代时,对官吏实行所谓的“选举”制度,但实质上,是由地方少数权贵人物推荐,然后由主选官员进行“选拔”。表面上,汉代选后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和选举法则,但在选举过程中,主选官员或受权门请托,或受贵戚书命,或出于一己私利,往...
关键词:选举不实 选官制度 后汉书 《汉书·诸侯王表》 博士弟子 法律责任 选举法规 御史大夫 二千石 催化剂 
略论西汉的学校与教育被引量:1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年第1期155-163,共9页华友根 
本文从公学、私学和重视学校与教育的实例三个方面,论述西汉的学校与教育,如何由不够重视到发展、繁荣,并为贯彻礼义、《六经》服务。作者认为,学校的形式多种多样,教育的方法各不相同,这有利于发展与扩大教育、快出与多出人才。...
关键词:博士弟子员 董仲舒 学校教育 郡国学 公孙弘 王莽 地方学校 教育内容 独尊儒术 辟雍 
终军其人及故里小考
《东岳论丛》1992年第2期90-90,共1页林言顺 
终军,字子云,汉武帝时人,年少好学,以能言善辩、学识渊博而名扬郡中。元狩元年,18岁的终军即被选为博士弟子,赴长安受业.其后,他颇受汉武帝器重,先后拜为谒者给事中、谏大夫,备顾问应对,多出奇谋。终军一生最重要的活动是出使南越。秦...
关键词:汉武帝 博士弟子 故里 南海 南越 给事中 越王 赵佗 长安 龙川 
汉武帝并未“罢黜百家、独尊孔子”被引量:1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92-92,共1页柳絲 
人们长期以来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孔子”或“独尊儒术”,是误记了班固的《汉书·武帝纪赞》的“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而臆说的。司马迁和武帝同时,他在《史记·孝武本纪》中实事求是地说:武帝信方士、搞封禅大典,“而颇采儒术以文...
关键词:罢黜百家 卫绾 孝武本纪 误记 吴楚七国之乱 以文 封禅大典 博士弟子 武帝纪 五经博士 
汉代儒学衰微原因略论被引量:1
《社科纵横》1990年第2期32-35,31,共5页叶林生 
自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汉代的儒学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一方面“章句之学”大兴,涌现出许多校注、训诂、解经的经学大师;另一方面“义理之学”迅速发展,注重探讨圣贤的“微言大义”,推阐发扬,试图探求“大道...
关键词:汉代儒学 罢黜百家 儒林传 经学大师 义理之学 博士弟子 党锢之祸 卫绾 汉王朝 朝时 
从“诵古文”、“南游”“北涉”到“仕为郎中”——司马迁生年及其与当时儒林关系的再探索
《贵州文史丛刊》1989年第3期25-32,共8页苏诚鉴 
《史记·太史公自序》:“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北涉汶泗;……于是迁仕为郎中。”司马迁这段青少年时代的自述,连用了“则”、“而”和“于是”三个连接词,表明了他早期生活经历中的三个转折点。更为重要的是“十岁”和...
关键词:生年 太史公自序 太史令 久悬不决 博士弟子 乡射 连接词 《太史公自序》 贵州文史丛刊 终军 
论两汉的太学制度
《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第S5期13-17,共5页刘良群 
我国封建社会官办大学教育,是从汉武帝创立太学开始的,它是封建社会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学校。早在汉武帝即位之初(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即提出黜百家,尊儒学。建议设立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源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
关键词:太学生 学制 后汉书 汉武帝 五经 封建社会 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 郡国 博士弟子 
汉代征兵制度中若干问题的考辨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52-59,66,共9页黄今言 
征兵是汉代的主要集兵方式。但过去对这一制度的研究比较薄弱,有些论著对此虽有涉及,然或过于简略,或众说莫一。有关当时兵徭服役的期限问题,笔者曾经撰文谈过一些初步看法。本文拟就史家在研究汶代征兵制度中所涉及的一些基本观点和分...
关键词:征兵制度 考索 历代兵制 汉旧仪 材官 居延汉简 田卒 入粟 西汉前期 博士弟子 
试论国子学的创立与西晋门阀士族的形成被引量:2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10-14,共5页张旭华 
国子学创立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它是以司马氏为首的统治集团为了维护和满足门阀士族的利益,专为士族子弟设置的最高学府。西晋是两汉以来封建教育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也是门阀士族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国子学的创立不仅是历...
关键词:门阀士族 国子学 博士弟子 司马氏 世家大族 汉武帝 太学生 统治集团 九品中正制 董仲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