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议

作品数:229被引量:37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家树力之姚曼波屈茂辉杨际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第二个结合”中的若干“等式”论驳议
《思想理论教育》2024年第8期33-39,共7页王娟 王刚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转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研究”(项目批准号:22AZD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内涵。事实上,关于“第二个结合”的内涵本不应该产生误读,但有学者却将“第二个结合”等于“中体西用”、“儒学复古”、“文化否定”。这些所谓的“等式”...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 中体西用 儒学复古 文化否定 
对武术本质论的驳议与新探
《中华武术(研究)》2015年第7期84-88,共5页杨铭 
笔者从武术的起源以及历代嬗变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各学说进行辩驳。得出以下结论:武术的本质属性为技击性;武术文化属性的出现是在其技击属性形成的基础之上受"去武行文"等社会思潮影响,与哲学、中医学、兵法学等领域互相渗透发...
关键词:武术 本质 技击 文化 
高亨《易经》“含章”疏释驳议——兼论含章的文化意蕴
《华夏文化论坛》2012年第1期265-271,共7页姜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ZW016)
高亨释《易经》"含章"为"(?)商",根基并不牢靠。本文一方面试释"含章"为"唅章",为这个语词献一别解。另一方面探讨了"含"与"中道"、"章"与礼乐的关系,以此呈现它与前儒家的思想关联。
关键词:高亨 含章 驳议 别解 礼乐 
“五四”新文化运动“偏激”说驳议被引量:2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7,共7页朱文华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104)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革故鼎新、继往开来的重要环节。“五四新人物”所予以激烈批判(抨击、清算、否定、抛弃)的“旧思想”“旧文化”,其实主要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落后反动,流毒也最为深广,尤其是在现...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 整理国故 陈独秀 胡适 鲁迅 杜亚泉 《新青年》 《东方杂志》 
中国传统文化“封闭说”驳议——兼谈中国文化“危机说”
《北方论丛》1988年第5期14-18,共5页景戎华 
在“文化热”的讨论中,中国传统文化“封闭说”占有突出的位置,而且这一说法似乎已铸成不疑之论。但是,当我们稍微认真考察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时,就会发现这一说法颇成问题,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封闭 危机 “文化热” 文化发展 
儒家伦理与“亚洲四龙”——“儒学复兴说”驳议被引量:2
《改革》1988年第1期161-170,200,共11页包遵信 
台湾、南朝鲜、香港、新加坡在六十年代经济起飞以后,被称之为"亚洲四龙",引起国际经济学界、社会学界和文化学界的普遍关注。围绕"亚洲四龙"经济起飞的原因,出现了两派说法:一派强调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的作用,称为"制度论派"...
关键词:儒家伦理 儒家传统 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东亚经济发展 文化环境 东亚社会 价值系统 工业文明 韦伯 
中国传统文化诸论及对诸论的驳议
《哲学动态》1987年第7期1-4,共4页谷方 
中国传统文化讨论,仅1986年,文章见于全国报刊者就达170余篇之多,众说纷纭,兹择其有代表性者名之曰“论”,汇集成篇,以供读者思考,并在每论之后附驳议,以启读者思路。“超稳定性”论及驳议陈晓明认为。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思维模式 封闭性 驳议 亚细亚生产方式 超稳定性 社会结构 人与人 智慧力量 中庸之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