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强证据规则

作品数:50被引量:9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阮堂辉王晖杨雄王志刚党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内蒙古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检察官》《法治研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西部法学评论》更多>>
相关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涉互联网非法集资犯罪的证明问题
《中国检察官》2024年第23期39-42,共4页黄玮 
当前涉互联网非法集资犯罪案件存在互联网主体与对象复杂、网络“海量数据”审查困难、场景虚拟致使“非法占有目的”证明难等难点。从以往办理涉互联网非法集资犯罪案件证明实践来看,还存在过度依赖口供、印证证明流于形式、“海量数...
关键词:涉互联网非法集资 印证证明 补强证据规则 海量数据 
论法律实行过度及其证据法出路被引量:1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37-45,共9页郑唯辰 
法律实行过度指的是规范层面的过度刑事化,造成刑法射程过长。法律实行过度不仅会在个案中造成错误定罪处罚的不公正现象,还会带来过度震慑的系统性问题。有些法律实行过度,因受客观性因素制约而不可避免。不可避免的法律实行过度无法...
关键词:法律实行过度 过度震慑 司法过程的控制 补强证据规则 
刑事补强证据规则的认知现状--基于268份调查问卷的分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7期85-97,共13页赵飞龙 李思宜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一般课题“认罪认罚后被告人反悔研究”(GJ2019C30)。
在实践运行中,主体认知为实践提供了先决条件。刑事补强证据规则认知的问卷测试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实务人员对刑事补强证据规则有所了解。对该规则有所了解的实务人员在认知上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偏差:就刑事补强证据规则中的主证据而言...
关键词:刑事补强证据规则 整体性认知 适用可能性 结构性认知 认知偏差 
域外刑事补强证据规则的历史观照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26-37,共12页赵飞龙 
刑事补强证据规则是预防错误定罪的重要保障,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在之后长达31个世纪的时间里,该规则散见于不同的神律与人律之中,并于神示证据制度终结之时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刑事补强证据规则。刑事补强...
关键词:域外 刑事补强证据规则 起源 刑事审判 双轨并行 
论刑事证明标准中的客观性标准--以刑事补强证据规则为起点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233-237,共5页赵飞龙 
随着刑事司法理论的发展,为保证定罪证明在形式与实质上的双重充分性,刑事证明标准逐渐吸收主观性标准形成了主客观相互配合的证明标准体系。在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层次化构建中,由于受到广义刑事证明观与狭义刑事证明观的双重影响,阶段...
关键词:刑事证明标准 刑事补强证据规则 客观性标准 
刑事补强证据规则有效适用的待证事实范围——以证明责任为视角被引量:2
《时代法学》2021年第1期86-93,共8页赵飞龙 
在证明责任有效履行视角下,待证事实在审前阶段可以分为侦诉两方有效履行和未能有效履行相对说服责任两类,在审判阶段可以分为控方未能有效履行说服责任,控方有效履行说服责任的待证事实且辩方未能有效履行动摇责任,以及控方有效履行说...
关键词:刑事补强证据规则 有效适用 证明责任 待证事实 
我国刑事补强证据规则的立法考察——以19份相关规范为样本被引量:1
《西部法学评论》2021年第1期90-101,共12页赵飞龙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一般课题“认罪认罚后被告人反悔研究”(GJ2019C30)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规范设立是在抱有理论期许的同时,对本土现实的妥协式鞭策。当下,刑事补强证据规则虽然遮蔽于“孤证不能定案规则”和“刑事印证规则”的阴影之下,但仍有19份规范与证据补强要求直接相关。分析来看,现有规范中的证据补强要求存在主证据...
关键词:主证据 补强证据 适用效果 概念模糊 重心偏移 
我国刑事诉讼中儿童证言证明力的补强——以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为例被引量:5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65-71,共7页屈玉含 
近年来,我国性侵未成年人等案件仍然呈现高发态势。心理、程序因素的混合作用导致儿童证言失真风险的产生,同时,严格的印证证明模式在“孤证”或证据“一对一”案件中功能缺失,儿童证言难以作为定案依据,制约着合法追诉的进行,需要运用...
关键词:儿童证言 补强证据规则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印证 
我国当事人陈述的困境及出路——基于新《民事证据规定》第90条的体系化考察被引量:2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S02期104-107,共4页毛雨洁 
首先,基于当事人陈述的虚实二重性,论证当事人陈述适用补强证据规则的正当性。其次,将当事人陈述置于证据规则和法律体系中,从体系化角度探讨其适用补强规则时出现的证明力不充分、与其单独证据地位的矛盾、与当事人询问程序衔接不足等...
关键词:补强证据规则 当事人陈述 当事人询问 新《民事证据规定》第90条 
刑事补强证据规则的再辨析被引量:2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33-39,共7页赵飞龙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一般课题“认罪认罚后被告人反悔研究”(GJ2019C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正确厘清刑事补强证据规则与其他证据规则之间的关系,既是其有效适用的前提,也是系统化构建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基础。虽然该规则与孤证不能定案规则、刑事印证规则、瑕疵证据补正规则均有一定的联系之处,但也存在不同之处。刑事补强证...
关键词:刑事补强证据规则 孤证不能定案规则 刑事印证规则 瑕疵证据补正规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