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观测

作品数:162被引量:58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虎俊郭春秀董治宝袁宏波王多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遥感解译、野外观测与模型模拟的云南省植被制图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5年第3期860-873,共14页夏侯明健 彭明春 沈泽昊 温庆忠 王崇云 刘彦男 张秋媛 彭磊 余昌元 欧晓昆 方精云 
云南省基础研究重大专项项目(202101BC070002);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4020101)资助。
植被图为生态学家和决策者提供了直观的植被类型及分布信息,在复杂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地球观测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快速发展,绘制大尺度、高精度植被图的数据资源和技术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在环境异...
关键词:植被制图 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多源数据 数据融合框架 生态系统多样性 
长沙:“低空慧眼”上阵自然资源监测更智能
《资源导刊》2025年第2期18-19,共2页段宁 
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出炉,明确要求加快数字赋能,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2024年2月,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
关键词:自然资源部 人工智能 低空无人机 数字技术应用 移动终端 野外观测 互联网大数据 提升规划 
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第37届冰架过程研究论坛(FRISP)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极地研究》2024年第4期720-721,共2页唐学远 
第37届冰架过程研究论坛(The 37th Forum for Research into Ice Shelf Processes,FRISP)于2024年6月19—21日在德国不来梅港(Bremerhaven)举行。此次会议由德国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AWI)/亥姆霍兹极地和海洋研究中心承办,超过75名...
关键词:口头报告 冰架 亥姆霍兹 阿尔弗雷德 不来梅港 野外观测 国际学术研讨会 资深学者 
芦苇方格沙障内部积沙形态演化的野外观测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4年第11期204-209,共6页韦朝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N2022G068);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发计划项目(WLMQ-KGHZGS-HRTLGGB-2020-0031)。
芦苇方格沙障作为和若铁路重要的工程固沙措施之一,其内部积沙形态的演变对芦苇方格的防沙性能有重要影响。为了解芦苇方格沙障内部真实的积沙状态,依托和若铁路建设工程,采用野外监测的手段对芦苇方格沙障内部积沙形态的演变进行为期6...
关键词:芦苇方格沙障 积沙形态 输沙 铁路安全 
太湖流域典型下垫面土壤水响应规律及影响因素
《水科学进展》2024年第5期700-710,共11页王强 林芷欣 贺瑞敏 张建云 吴雷 童建 许有鹏 
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一带一路”水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基金资助项目(2022nkms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0209-14380127)。
为揭示不同土地利用/覆被下土壤水动态变化规律,选取太湖流域城市绿地、耕地和林地3种典型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开展了连续(2018—2020年)原位观测(1h间隔),剖析了不同下垫面的土壤水响应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随着土壤深度增加,...
关键词:土壤水 次降雨事件 野外观测 土地利用/覆被 太湖流域 
中国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综述被引量:1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马孟良 李强 王疆尧 王亚萍 张明芳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130220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1090323154)。
林冠截留作为森林水文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降雨的时空分布改变区域潜在可利用水量,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随着气候变化,林冠截留对不同气象条件的响应体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同时由于中国旱区的植被恢复措施,该地区植被结构...
关键词:林冠截留 降雨再分配 中国旱区 野外观测 
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野外观测数据服务平台建设
《水运工程》2024年第9期197-203,共7页徐华 夏明嫣 温永宁 夏云峰 张益铭 韩玉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204504、2021YFC3000100);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21004)。
为提升深水航道数据资源的采集、融合、分析及应用能力,在南京长江深水航道水沙环境与工程安全交通运输行业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进行长江深水航道野外观测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平台采用B∕S架构,通过物联网、分布式建构等技术手段结...
关键词:长江 深水航道 野外观测 数据聚合 数据服务 
干旱区光伏电站运营对局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
《干旱区研究》2024年第8期1423-1433,共11页王怡雯 马瑶瑶 史培军 张钢锋 
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项目(2022-SF-1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1027);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606)。
光伏发电符合能源产业发展方向,我国光伏电站在西北干旱地区建设最为广泛,但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目前,对于干旱区光伏电站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尚不清楚。以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塔拉滩光伏发电园为研究区,基于2023年3月...
关键词:干旱区 光伏电站 野外观测 遥感监测 生态环境 
资讯
《绿色中国》2024年第11期7-7,共1页
8000株荷叶铁线蕨野外回归首获成功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三峡库区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荷叶铁线蕨首批野外保育性回归8000株,经4年野外观测成活率达90%以上。这标志着这一频临灭绝的物种成功回归自然,也是我国首次成功实现荷叶铁线蕨...
关键词:荷叶铁线蕨 野外观测 三峡库区 回归自然 保育 成活率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辽东半岛河口海岸带环境生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辽河口野外观测实验场正式落成
《辽宁自然资源》2024年第3期29-29,共1页 
3月11日,盘锦市自然资源局与大连理工大学共同举行“辽东半岛河口海岸带环境生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辽河口野外观测试验场”揭牌仪式,同步举行与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学科建设、智库平台、科学...
关键词:资源布局 深度参与 海岸带环境 实验场 野外观测 辽东半岛 智库平台 人才培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