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育基因

作品数:324被引量:1289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政张大兵梁婉琪曹墨菊杨剑波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南京农业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葡萄雄性不育基因的初步定位被引量:7
《西北植物学报》2014年第11期2165-2169,共5页季晨飞 张明月 王继源 余晓娟 贾玥 陶建敏 
国家948重点项目(2011-G28);江苏省科技厅项目(BE2012453)
为了对葡萄雄性不育基因进行定位研究,以可育葡萄‘魏可’(Vitis vinifera L.)为亲本构建的自交群体88株为试验材料,运用分离群体分组混合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构建了可育株和不育株基因池,结合SSR技术对葡萄雄性不...
关键词:葡萄 雄性不育 基因定位 SSR标记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和温敏核不育基因的遗传与育种应用
《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第10期4-7,共4页王际凤 谷长先 黄培英 朱速松 王成招 张大双 涂丹 陆作楣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苯达松敏感基因bel在籼稻温敏核不育系中的应用研究"[黔省专合字(2008)77]
为提高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减轻杂稻制种过程中苗期除杂的难度,应用苯达松敏感致死材料农林8号m的衍生系93bel与温敏核不育系360S、6311S和恢复系明恢63杂交、回交,获得6F1、6F2和6BC组合,研究了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与温敏核不育基因...
关键词:苯达松敏感致死 温敏核不育 基因 遗传模型 育种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AFLP分析被引量:10
《分子植物育种》2009年第4期736-742,共7页刘科伟 王述彬 刘金兵 潘宝贵 万红建 陈劲枫 
国家863计划(2006AA100108;2008AA10Z150);国家支撑计划(2006BAD01A7-04-03;2008BADB1B04);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08)610);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BM2008008)共同资助
本文采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技术对辣椒(Capsicum annuum 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21B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比较,筛选了64对AFLP选择性引物PstⅠ-NNN+MseⅠ-NNN组合,有60对引物组合均在两系间...
关键词:辣椒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序列分析 
温敏核不育基因在籼型三系遗传背景下的育性表达被引量:4
《中国水稻科学》2006年第5期487-492,共6页王际凤 陆作楣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用3个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6311S和360S与7个籼型质核互作型水稻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3个恢复系配组,观察了51个组合的F1、19个F2及6个BC1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培矮64S温敏核不育性状由2对隐性基因控制,具有对质核互作型雄性不...
关键词:温敏核不育基因 三系杂交稻 遗传背景 基因表达 恢复基因 
大豆雄性不育突变体NJ89-1核不育基因的SSR标记和定位被引量:8
《大豆科学》2006年第4期344-348,共5页杨守萍 曾维英 段美萍 喻德跃 盖钧镒 
国家973项目(编号:2004CB72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30490250);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PC-SIRT);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编号:ZW2004009)
组合NJ89-1不育株×南农73-935的F1、F1∶2、F2∶3的遗传数据表明在组合NJ89-1不育株×南农73-935中NJ89-1雄性不育性仍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随机选取组合NJ89-1不育株×南农73-935的一个F1∶2株行群体作为分子标记定位群体,对NJ89-1不...
关键词:大豆 雄性不育基因 SSR标记定位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不育基因的定位被引量:13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4年第6期727-728,共2页贺浩华 刘小强 朱昌兰 彭小松 万建民 王象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9860041);江西省新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资助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核不育水稻,在理论研究与育种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水稻雄性不育基因定位方面,过去主要借助于标记基因法等形态标记分析确定不育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的...
关键词: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 雄性不育基因 形态标记 遗传连锁图 微卫星标记 育种 分子标记技术 新发 早发现 染色体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对不育系及杂交一代农艺性状和生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7
《园艺学报》2004年第6期732-736,共5页邹学校 侯喜林 刘荣云 张竹青 马艳青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241121 10)
研究了两个不育系与它们各自的保持系间,及其分别与恢复系的杂种一代间农艺性状和花蕾、叶片中生化物质含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育系杂种和保持系杂种在株高上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花蕾和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不育系高于保持系,不...
关键词:辣椒 雄性不育 内源激素 过氧化物酶活性 脯氨酸 蛋白质  
利用显性雄性不育基因Tal进行小麦抗赤霉病轮回选择群体改良效果的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第S3期112-112,共1页蒋国梁 吴兆苏 陈兆夏 俞世蓉 吴纪民 沈又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5"科技攻关项目的部分内容
利用太谷显性雄性不育基因 Tal(Ms2)经多亲本杂交、互交、再杂交,建成遗传基础宽阔的原始基础群体,进而开展小麦抗赤霉病性表型轮回选择,建拓基因库。1988/1989和1991/1992年,分别在土表接种和单花接种条件下,对抗源库 RC0—RC2和 RC1—...
关键词:群体改良 Tal 轮回选择 亲本杂交 雄性不育基因 抗源 基础群体 遗传基础 对照品种 试验结果 
对“水稻雄性不育产生的原因及其恢保关系”一文的商榷
《农业现代化研究》1983年第4期35-37,共3页秦泰辰 
裴新澍同志在“水稻雄性不育产生的原因及其恢保关系”(刊1982年《农业现代化研究》第3期)一文中的第一句话就写道:“植物雄性不育既然证明是一个数量性状,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呢?归纳起来有两种……”。意思很明显,文章作者认...
关键词:核不育系 恢保关系 水稻雄性不育 保持系 恢复系 恢复基因 不育基因 产生的原因 亲缘关系 雄性不育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