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力

作品数:130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平保兴汤其领毛浩然李祥飞刘春华更多>>
相关机构:同志社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早稻田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中国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难为巧,驰骋才力:论叶燮的唱和诗被引量:1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57-62,共6页汪超 
在叶燮的诗文创作中,唱和诗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此类诗中,同人间的唱和反映了其交游情况,而对古人的追和则表露出其宗诗倾向,从中可以窥见唱和诗与其诗论之联系。叶燮受韩愈之影响,故意借唱和诗驰骋才力,以难为巧,使其唱和诗达到了相当...
关键词:叶燮 唱和诗 交游 宗诗倾向 
叶燮《原诗》中诗人素养“识”“胆”“才”“力”探析
《今古文创》2020年第28期7-9,共3页谭丽琼 
叶燮是清代初期著名诗论家,其诗论专著《原诗》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继《文心雕龙》之后最具逻辑性和系统性的一部理论专著。全书分内外两篇,系统性地论述了诗歌创作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本文拟从《原诗》文本出发,探析诗歌创...
关键词:原诗 诗人素养     
论许学夷《诗源辩体》的“才力”说
《文艺评论》2013年第8期9-11,共3页王小溪 
许学夷的《诗源辩体》是明代一部集大成的诗论著作。作者在品评历代诗人及其诗作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有特色的论诗见解,如才力、造诣、兴趣、正变、通变和大变等。其中,才力说在许学夷品评历代诗作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关键词:《诗源辩体》 许学夷 才力 集大成 诗作 历代 品评 诗论 
金人学杜特点及其原因初探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3期130-133,共4页赫兰国 
自中晚唐起,读杜、学杜、评杜、注杜、研杜者层出不穷,历久不衰,并因此形成专门之学——"杜诗学"。金代在杜诗学发展链条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和特点,"杜诗学"这一概念是由金人元好问明确提出的,这无疑对"杜诗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杜诗学 品节 才力 
严羽《沧浪诗话》论诗得失辨正被引量:1
《社科纵横》2011年第1期79-81,共3页苗民 
作为一位成熟的诗歌评论家,严羽论诗有自己独立的一套理论体系,有别于两宋时期很多诗话体制散漫、缺乏严密组织结构的特点。从诗禅思维的相似性角度来看,其诗论的核心概念"妙悟说"所阐释的思维过程既不同于传统的儒家积极入世的功利性...
关键词:《沧浪诗话》 妙悟 负的方法 才力 
论姚鼐的才力说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47-50,共4页李柱梁 
姚鼐是桐城派古文理论的集大成者,才力说是他古文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姚鼐认为文人的才力是天生的,才力是成为优秀作家的最重要的基本条件。作家只有把先天之才与广博的见识及后天努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作品。姚...
关键词:姚鼐 才力 文章 雄才 
“并时才力韩公笔,异代江山屈子思”——论柳宗元的创作理论与实践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5-7,共3页赵新国 
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潇湘文学的历史流变>(03YB118);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潇湘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05A068)
受韩愈影响,柳宗元积极从事古文运动。不仅在理论上强调作家要深入群众,密切与现实的关系;主张文以明道,文道统一;强调文章的形式与内容一致,形式为内容服务;强调文章的社会作用,扬善惩恶;强调作家应该有饱满的创作情绪、高尚的品德修...
关键词:柳宗元 文学活动 文学主张 
《论衡》的文气思想及其影响被引量:1
《中文自学指导》2009年第3期67-71,共5页王治理 
《论衡》继承先秦以来关于“气”的学说,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提出天地合气而生万物的观点,由此推论得出“文”生于“气”的思想理论。在此基础之上,他指出世间万物(包括人)存在着多样性,并探讨了人物个陛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为“禀...
关键词:天文 人文 文气 才性 才力 
论性灵与性情的关系——从《随园诗话》看袁枚“性灵”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7年第5期19-20,共2页赵培衍 
性灵说是清代诗歌大家袁枚毕生所提倡的诗歌理论。文章试图以其著作《随园诗话》为支点,探讨性灵与性情的关系,阐释"性灵"的含义。
关键词:性灵 性情 《随园诗话》 才力 学力 
许学夷对初唐诗歌中唐诗精神的审视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70-75,共6页方锡球 
许学夷对不同时代诗歌的评价,往往运用不同的理论概念以突出不同时代的特色和个性风貌。他对初唐诗歌审美特征的揭示,运用的关键术语是“才力”和“造诣”,从而改变了初唐诗歌评价对六朝承接的局限性,发现了初唐诗歌的唐诗特质。
关键词:许学夷 《诗源辩体》 初唐诗歌 才力 造诣 唐诗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