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歌

作品数:196被引量:16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余悦黄允箴刘慧李林浩陈文华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黄山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安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采茶戏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赣南采茶戏
《地方文化研究》2023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钟金烨 
赣南采茶戏,又称“灯子戏”“茶灯戏”,是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一种表演形式,有着“客家艺术一枝花”的美誉。据《中国戏剧曲艺词典》记载,赣南采茶戏的起源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时期赣南安远县九龙山的采茶灯,其历经四百多年的发展演变,经由...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 三角戏 传统戏剧 采茶歌 客家文化 灯戏 民间音调 安远县 
采茶戏形成及演出形态演变考述
《地方文化研究》2022年第5期64-73,共10页周伟华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2022年)基金项目“晚清民国江西城市演剧研究”(项目编号:22YS34D)阶段性研究成果。
茶农劳作之余吟唱的采茶歌应是采茶戏的源头,从采茶歌到采茶戏,其形成演变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唐到元代,采茶歌的曲调久经传唱,深受民众喜爱,成为影响深远的民间小调;二是明代,采茶歌以坐唱、载歌载舞的群体表演、祭祀歌舞的...
关键词:采茶歌 采茶戏 演出形态 
赣南客家采茶戏灯腔曲牌的音乐形态研究
《福建艺术》2022年第6期21-26,共6页欧阳绍清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2019年度规划项目“‘文本-表演-语境'模式下兴国山歌的‘创-演'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S19120。
赣南客家采茶戏是目前流传于江西赣南的赣州、赣县、安远、信丰等18个县市,同时也流传于江西中部的遂川、万安等客家方言居住区的演出形式为“两旦一丑”的地方戏,起初是由赣南地区九龙山一带的采茶歌和粤东地区流行的采茶灯结合而成。...
关键词:演出形式 采茶歌 音乐形态 灯戏 客家方言 赣南地区 九龙山 江西赣南 
江西安远:多彩非遗 魅力传承
《新产经》2020年第11期52-52,共1页唐丽琴(图)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的发源地,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开展编印采茶戏传统表演教程、录制传统剧目等,同时以采茶文化为载体,深入推进采茶戏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 采茶歌 采茶舞 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西省赣州市 安远县 政策扶持 资金投入 
赣南采茶戏音乐的发展流变研究
《艺术大观》2019年第12期0092-0093,0095,共3页樊凤龙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赣南采茶戏音乐研究”(项目编号:17YJA760013)阶段性成果之一。
赣南采茶戏是植根于江西省赣南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它的形成,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演变发展阶段:最初由茶农在种茶、制茶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采茶歌,在民俗活动中渐渐演变为又歌又舞多采茶舞,继而再综合其他姐妹艺术,加上故事情节和人物...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 采茶歌 采茶舞 历程 
好一朵美丽的山茶花 记首届全国采茶戏展演暨学术研讨会
《中国戏剧》2017年第9期35-37,共3页王琴 
山茶花艳丽缤纷,形姿优美,原产于中国东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盛放于冬春之际。"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唯有山茶殊耐久,独能深月占春风",以"山茶花"喻流行于中国南方深耕于民间沃土的"采茶戏"最为贴切。采茶戏是流行于...
关键词:采茶戏 山茶花 戏曲剧种 劳动妇女 采茶歌 唱山歌 戏曲文化 民间小戏 长江流域 五华 
南昌采茶戏“探源”
《影剧新作》2016年第4期158-160,共3页刘小燕 
南昌采茶戏是具有代表性的江西采茶戏之一,而江西采茶戏是中国采茶戏的始祖,主要发源于赣南信丰、安远一带。赣南茶事兴盛,历史悠久。宋、明、清三代,赣南均有名茶列为贡品,民间都为繁荣的茶事而载歌载舞。众所周知,在茶叶生产中,首要...
关键词:南昌采茶戏 艺人 地方戏 戏曲 剧团 采茶灯 采茶歌 民歌 
采茶戏的音乐特点论述被引量:2
《福建茶叶》2016年第3期380-381,共2页许涛 
研究采茶戏音乐特点的目的在于了解这一古老戏曲种类的发展历程,并找到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明的途径。本文介绍了采茶戏的特点与发展过程,分析了采茶戏的音乐特点,并就其传承与发展提出让地方戏曲走进校园;与现代旅游业充分结合的措施。
关键词:采茶戏 音乐特点 采茶歌 
南昌采茶戏继承与创新之我见
《影剧新作》2015年第3期202-204,共3页李文芳 
南昌采茶戏在江西采茶戏五大流派中属于赣北流派,至今约有180年的历史。它发脉于载歌载舞的采茶灯戏,扮唱《十二月采茶歌》及各种民间小调,以南昌、新建两县为中心逐步发展起来的。明末清初之际,茶灯戏开始兼演一旦一丑的小戏,内容上也...
关键词:南昌采茶戏 五大流派 采茶灯 灯戏 采茶歌 民间小调 湖北黄梅 赣北 舞台戏剧 发声方法 
采茶戏的客家元素解析被引量:4
《文艺争鸣》2015年第2期204-207,共4页黄东阳 张快彩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招标项目<粤东采茶戏音乐研究:以五华采茶戏为重点>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 3KYKT04
采茶戏源自江西赣州的九龙山,兴起于明朝中叶,形成初期,因只有一旦一丑或者二旦一丑,又被称为三脚戏,后来经过传承与发展,逐渐五角齐全。其表演形式歌、舞、戏三者并重,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三大特色的表演相映生辉。采茶戏最初的曲...
关键词:客家文化 采茶歌 客家方言 明朝中叶 爱情生活 子步 江西赣州 民间小调 舞蹈动作 家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