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陶

作品数:270被引量:1078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容波范陶峰刘成荆海燕王景勇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河南博物院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成都博物馆五代彩绘陶俑文创:生肖文化的创新融合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5年第2期74-75,共2页兰俊杰 伍州 宋和耀 
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都博物馆五代彩绘陶俑IP设计以及衍生品开发》国家级(项目编号:202410654019)。
本文以成都博物馆馆藏五代彩绘陶俑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作为文创IP的开发潜力与挑战。在分析其文化底蕴与艺术优势的基础上,指出现代消费者对五代文化认知有限、陶俑形象较为僵化及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结合盲盒的随机性与十二生肖的广泛...
关键词:五代彩绘陶俑 文创IP 盲盒文化 十二生肖文化 
新疆博物馆彩绘陶器文物的色彩保护与保管环境调控
《炎黄地理》2025年第2期140-142,共3页王媛媛 
文章围绕新疆博物馆彩绘陶器文物全面展开,旨在揭示其深厚底蕴与守护之道。在文物研究层面,系统分类并详述各类彩陶,如生活器具满足日常所需、祭祀用品承载精神祈愿、艺术装饰品尽显古人匠心……同时聚焦文物保护难点,深入剖析环境因素...
关键词:空气污染 环境因素 文物保护 环境调控 博物馆 生物因素 保管措施 温湿度 
内蒙古赤峰元宝山积石冢彩绘陶器的物化组成与原料特质初步分析
《草原文物》2024年第4期88-97,共10页王甜 贺子龙 朱建锋 侯亮亮 李惠惠 党郁 李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62205191);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22JY008);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2023WGZJ-YB-45)资助;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在考古学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明确内蒙古赤峰元宝山积石冢彩绘陶器的原料特质,本文选取元宝山积石冢出土23片彩绘陶片,采用超景深显微镜、X射线荧光与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技术研究红彩、黑彩和胎体的微观形貌与物化组成,解析彩绘陶器...
关键词:元宝山积石冢 红山文化 陶器 物化分析 原料特质 
两汉女性发髻和深衣的演化——以上海博物馆馆藏献食玉人为例
《浙江工艺美术》2024年第17期72-80,共9页周成慧 
我馆藏一件白玉圆雕汉献食玉人,该玉人身着交领右衽大袖深衣,双手捧一粗柄豆形器。玉人非一整器,底部有一孔,原应插于某物品上。玉人时代定为西汉,鉴于西汉圆雕女性玉人形象颇少,本文试以两汉出土与传世其他类别女性形象文物作比较研究...
关键词:献食玉人 彩绘陶俑 发髻 西汉 
基于区域跟踪的俑体劣化图像监测方法--以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为例
《物联网技术》2024年第12期149-152,共4页刘永波 马生涛 李张翼 全定可 谢登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重点产业创新链(群)—社会发展领域项目(2021ZDLSF06-02)。
针对秦始皇帝陵兵马俑本体监测需求,设计了一种区域内多特征点跟踪的俑体劣化图像监测方法。该方法在俑体图像中需要监测的位置划定区域并提取特征,之后通过多点匹配的方法跟踪前后图像同区域的位移变化,结合其多个点位变化结果,在不需...
关键词:文物保护 预防性保护 图像处理 本体监测 彩绘陶俑 裂隙变化 
泾渭秦墓出土战国时期彩绘陶器绘彩工艺分析
《考古与文物》2024年第6期123-128,共6页冯圆媛 王欣亚 曹龙 杨武站 张尚欣 王展 凌雪 
国家社科基金“泾渭秦墓考古发掘报告”(编号:19BKG017)的阶段性成果。
泾渭秦墓战国中期至晚期早段墓葬中出土了一批彩绘陶器,是研究秦人绘彩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激光拉曼光谱仪对其微观形貌和颜料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白、黑色颜料分别为...
关键词:泾渭秦墓 战国时期 彩绘陶器 绘彩工艺 
河南郑州小双桥遗址2021年I A01区汉墓发掘简报
《华夏考古》2024年第6期60-68,92,共10页师东辉 李素婷 郝红星(绘图) 胡平昌(绘图) 沈玉霞(绘图) 王书伟(摄影)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关键阶段核心聚落综合研究·黄河流域商早期都邑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022YFF0903601);河南省四个分时期专题历史文化研究课题·商文化时期“郑州小双桥遗址2014-2022年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批准号:豫文物保【2023】192号)的阶段性成果。
2021年9~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郑州小双桥遗址进行发掘,发现汉代墓葬8座,按形制可分为竖井墓道洞式砖室墓和竖井墓道土洞墓,出土陶器、铜器和蚌器等随葬品40余件,其中彩绘陶壁壶等随葬品较有特色,为研究郑州西北郊地区汉...
关键词:郑州 西汉 墓葬 彩绘陶器 
马家窑舞蹈纹含义再探
《大众考古》2024年第9期76-80,共5页张清文(文/图) 焦姣(文/图)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代表性考古学文化,孕育出丰富多彩的彩陶艺术。马家窑彩绘陶盆中的舞蹈纹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舞蹈图像,因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彩陶艺术的瑰宝。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 马家窑文化 彩陶艺术 艺术造型 黄河上游地区 彩绘陶 舞蹈图像 
宝资山汉代崖墓出土陶楼粘接材料的科学分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葛若晨 孙杰 陈翩 付金凤 曾帆 刘志 杨波 杨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520700)资助;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ZDLSF07-05)资助。
陶器上的古代粘接材料与陶器的修复工艺关系密切,是当时社会制陶水平的反映之一。本研究对成都新津宝资山汉代崖墓出土陶楼上的粘接材料进行了科技分析,使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粒度分析仪、傅里...
关键词:宝资山汉代崖墓 彩绘陶楼 粘接剂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汉承秦制 陶器修复 
全球贸易背景下明代景德镇外销瓷与欧洲文艺复兴装饰的交融
《文物天地》2024年第4期88-93,共6页刘昌兵 
明万历以降,以景德镇瓷器为代表的中国陶瓷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商品,其中,克拉克瓷占据明代后期景德镇外销瓷的主体,并持续至清康熙年间。目前,对克拉克瓷装饰与海外装饰的关系研究较为笼统,有关克拉克瓷装饰与欧洲装饰关系的研究案例是...
关键词:景德镇瓷器 克拉克瓷 欧洲彩绘陶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