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陶器

作品数:73被引量:27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容波刘成王景勇李强吴双成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江汉考古》《考古》《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文物》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疆博物馆彩绘陶器文物的色彩保护与保管环境调控
《炎黄地理》2025年第2期140-142,共3页王媛媛 
文章围绕新疆博物馆彩绘陶器文物全面展开,旨在揭示其深厚底蕴与守护之道。在文物研究层面,系统分类并详述各类彩陶,如生活器具满足日常所需、祭祀用品承载精神祈愿、艺术装饰品尽显古人匠心……同时聚焦文物保护难点,深入剖析环境因素...
关键词:空气污染 环境因素 文物保护 环境调控 博物馆 生物因素 保管措施 温湿度 
内蒙古赤峰元宝山积石冢彩绘陶器的物化组成与原料特质初步分析
《草原文物》2024年第4期88-97,共10页王甜 贺子龙 朱建锋 侯亮亮 李惠惠 党郁 李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62205191);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22JY008);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2023WGZJ-YB-45)资助;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在考古学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明确内蒙古赤峰元宝山积石冢彩绘陶器的原料特质,本文选取元宝山积石冢出土23片彩绘陶片,采用超景深显微镜、X射线荧光与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技术研究红彩、黑彩和胎体的微观形貌与物化组成,解析彩绘陶器...
关键词:元宝山积石冢 红山文化 陶器 物化分析 原料特质 
泾渭秦墓出土战国时期彩绘陶器绘彩工艺分析
《考古与文物》2024年第6期123-128,共6页冯圆媛 王欣亚 曹龙 杨武站 张尚欣 王展 凌雪 
国家社科基金“泾渭秦墓考古发掘报告”(编号:19BKG017)的阶段性成果。
泾渭秦墓战国中期至晚期早段墓葬中出土了一批彩绘陶器,是研究秦人绘彩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激光拉曼光谱仪对其微观形貌和颜料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白、黑色颜料分别为...
关键词:泾渭秦墓 战国时期 彩绘陶器 绘彩工艺 
河南郑州小双桥遗址2021年I A01区汉墓发掘简报
《华夏考古》2024年第6期60-68,92,共10页师东辉 李素婷 郝红星(绘图) 胡平昌(绘图) 沈玉霞(绘图) 王书伟(摄影)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关键阶段核心聚落综合研究·黄河流域商早期都邑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022YFF0903601);河南省四个分时期专题历史文化研究课题·商文化时期“郑州小双桥遗址2014-2022年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批准号:豫文物保【2023】192号)的阶段性成果。
2021年9~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郑州小双桥遗址进行发掘,发现汉代墓葬8座,按形制可分为竖井墓道洞式砖室墓和竖井墓道土洞墓,出土陶器、铜器和蚌器等随葬品40余件,其中彩绘陶壁壶等随葬品较有特色,为研究郑州西北郊地区汉...
关键词:郑州 西汉 墓葬 彩绘陶器 
全球贸易背景下明代景德镇外销瓷与欧洲文艺复兴装饰的交融
《文物天地》2024年第4期88-93,共6页刘昌兵 
明万历以降,以景德镇瓷器为代表的中国陶瓷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商品,其中,克拉克瓷占据明代后期景德镇外销瓷的主体,并持续至清康熙年间。目前,对克拉克瓷装饰与海外装饰的关系研究较为笼统,有关克拉克瓷装饰与欧洲装饰关系的研究案例是...
关键词:景德镇瓷器 克拉克瓷 欧洲彩绘陶器 
秦汉彩绘陶器中“汉紫”应用及对西域的影响
《中国陶瓷》2024年第1期98-104,共7页常艳 丛欢 
202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中国美术考古学撰稿”(21JHQ049);2022年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西安及周边博物馆考古资源融入研究生教学的设计与实践”(22XWYJGA26)。
“汉紫”是中国战汉时代特有的人造硅酸铜钡材料。它在彩绘陶中的使用既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又具有统一的哲学思想。基于“汉紫”在秦汉墓葬中彩绘陶的相关考古资料,梳理了它在陕西、河南、山东、江苏不同地域的应用情况和表现出的...
关键词:秦汉 彩绘陶 汉紫 汉蓝 西域 
彩绘陶器的临时加固材料初探
《东方收藏》2023年第11期91-93,共3页毛元哲 王大霖 
彩绘陶器在出土时,由于长期埋于地下,受土壤中各类成分化学作用、物理作用的影响,加上其自身的疏松结构,使得在外界环境的突变下,本就脆弱的文物更容易被破坏。因此,针对一些脆弱的出土彩绘陶器,在提取时要采用合适的临时加固材料进行...
关键词:考古现场 彩绘陶器 临时加固 保护材料 
战国墓出土彩绘陶器的保护修复初步研究被引量:1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年第30期53-57,共5页孟庆娟 李曼 许辰 张永清 
2019年7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新郑市新区中兴路北侧、文化路西侧地块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发掘区中东部的一座战国墓(M23)时出土陶器8件,其中4件为彩绘陶器。彩绘陶器器形分别为陶壶(2019ZXZM23:1)、小陶壶(2019ZXZM23:3)、陶盒(20...
关键词:战国墓 保护修复 抢救性发掘 陶鼎 圈足 陶壶 彩绘陶器 保存状况 
中山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器赏析被引量:1
《文物天地》2022年第4期9-14,共6页周剑 
陶器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的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显著特征。彩陶是指具有彩绘纹饰的陶器,包括彩陶器和彩绘陶器两种,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彩绘纹饰是在焙烧前还是焙烧后进行绘制[1]。先在陶坯...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文化 新石器时代中期 彩陶 中山地区 彩绘陶器 重要载体 
20世纪50年代陕西唐墓出土陶俑彩绘颜料的初步研究
《中国陶瓷》2022年第3期63-70,共8页荆海燕 
陕西省科技厅基金项目(2021ZDLGY15-06);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内课题(GJ2021021)。
为了解一批65件20世纪50年代陕西唐墓出土陶俑的彩绘颜料成分,采用X射线荧光仪(XRF)、扫描电镜能谱仪(SEM-DES)和拉曼光谱仪(RM)等对陶俑表面颜料进行了分析检测。研究发现:这些陶俑表面颜料均为无机颜料:红色颜料为朱砂,铁红色颜料为...
关键词:唐代陶器 彩绘陶器 颜料 科学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