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服

作品数:128被引量:13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赵连赏韦正徐仂魏存成杨懿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服装学院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代朝服与丝绸的美学意涵
《浙江工艺美术》2025年第1期71-74,共4页邓华强 
古代朝服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等级、经济文化及审美风格。丝绸作为古代朝服的主要材料,以其贵气的材质、性能及独特的文化内涵为朝服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本文从古代朝...
关键词:古代朝服 丝绸 礼制 文化象征 
清代皇帝吉礼祭祀服饰的工艺及文化
《服装设计师》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熊淑辉 郑喆 董晨妍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面上项目(创新需求导向的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与创新素养培养研究);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基地成果;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标志性成果;2022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jgzd202211《<视觉传达基础>课程的创新体系建设与实践》。
清代皇帝吉礼祭祀服饰为等级最高的礼服,现有研究鲜有对其工艺及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文章结合传世实物、图像和古籍文献,深入研究清代皇帝吉礼祭祀服饰的工艺及背后所蕴含的多元文化内涵。研究表明:清代最高统治者在冠服制度上,一方面保...
关键词:吉礼 祭祀 朝服 工艺 
再谈书画修复中的“可为”与“不可为”——以南京市博物总馆藏熊氏家族朝服容像修复为例
《书画世界》2024年第12期56-58,共3页巫骁 
中国书画修复技艺要遵循一定的修复原则与技术规范:一方面要反映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符合审美需求,尽可能保存书画作品的艺术韵味和历史遗痕;另一方面还要从书画作品的长久保存出发,去除影响其长久保存的不利因素。因此,在书画修复中“可...
关键词:书画修复 可识别性 修旧如旧 修复理念 
清代女性朝服纹样之范式与标识研究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4年第10期122-124,共3页李晓雨 丁乾琨 梁惠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21BG142)。
朝服是清代礼服中规格等级最高的服饰,女性朝服经过历史演变,其艺术特征在清代发展至顶峰,具有装饰与标识的双重价值。文章综合考证史籍文献、实物图片等资料,以故宫博物院等馆藏的清代女性朝服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其服饰纹样进行梳理与...
关键词:朝服 清代 女性 纹样 范式 
金代职官服饰制度初探
《北方文物》2024年第4期98-103,共6页李丹 
金代的职官服饰制度是在吸收借鉴汉族服饰元素的基础上,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改革后的结果。这套制度初步颁行于熙宗时期,在世宗时日臻完善。在此制度下,各级职官的朝服、祭服、公服及带制的颜色、质地和纹样都有明确的规定和等级划分。金...
关键词:金代 职官服饰 朝服 祭服 公服 
辽夏金礼服民族属性研究
《西夏研究》2024年第2期19-24,共6页任怀晟 葛思思 
辽夏金三朝均有自己的礼服制度,其祭服、朝服最终采用中原祭服、朝服样式,以体现皇权维护和职官管理的需要。但是这个历程是渐进式的,且其最终样式仍然不是对中原王朝样式的原样复制,而是有选择性的在局部稍作修改或者取舍。
关键词: 西夏  祭服 朝服 
“整体史”视域下的隋唐平民服饰史研究——评纳春英《隋唐平民服饰研究》
《唐史论丛》2024年第1期441-448,共8页刘莉 朱德军 
20世纪末,随着隋唐服饰研究的进一步推进,黄正建[1]、葛承雍[2]等学者试图从阶级、地域、民族及全局的角度总结隋唐服饰的发展特征,祁嘉华[3]、李蓉[4]等人则开始从美学、艺术等新视角来审视、分析隋唐服饰的美学和文化内涵。但这一阶...
关键词:黄正建 隋唐服饰 服饰史 平民服饰 整体史 上层人物 朝服 礼服 
西周朝服制度研究被引量:1
《艺术探索》2024年第1期6-13,共8页骆浩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18ZD20);2022年度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
自周公制礼作乐起,中国古代文明全面进入礼制时代,冠服制度成为礼制物化的重要形式。西周朝服为《周礼》所载,与冕服相比,朝服兼具更多的行政功能和部分礼制功能。西周朝服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冠服制度都有深远影响,但其在制度构...
关键词:西周 朝服 制度 
磁县湾漳北齐高洋墓·仪仗图(局部)
《民间故事选刊》2023年第21期F0002-F0002,共1页
这几位身着朝服、手执“金节”的朝廷大员,位于墓道西壁中部。人物的刻画精妙灵动,面部的体面转折非常自然。毛发似有弹性,极富生命力。人物的手和面部采用晕染的手法,有很强的立体感。
关键词:高洋 北齐 朝服 立体感 墓道 面部 
论北齐朝服制度的汉化与革新
《收藏家》2023年第7期7-14,共8页唐瑄孜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朝服是君臣主要用于礼仪性或政治性朝事的礼仪服饰。纵观朝服制度的发展,可见北齐朝服制度建构是其中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北齐王朝进一步延续了北魏以来的汉化政策,其朝服制度基本框架引入、沿用了汉晋南朝的传统制度,...
关键词:北齐 朝服 汉化 革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