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水

作品数:1252被引量:6195H指数:4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振斌李宽意刘正文关保华何培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铜锈环棱螺和椭圆萝卜螺对丝状绿藻和沉水植物的牧食选择研究
《生态科学》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康玉辉 胡胜男 高健 周驰 苗滕 冯智 
湖北省水科院水利前期科研及咨询工作(P21800600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0383);武汉市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科研计划项目(wszky202014)。
沉水植物重建初期水绵等丝状绿藻易大量孽生,影响沉水植物的恢复效果甚至导致其再次消亡。淡水螺类一般既能牧食藻类又能牧食沉水植物,而其是否优先牧食丝状绿藻进而有利于沉水植物的恢复尚存在争议。基于此选择前鳃亚纲铜锈环棱螺(Bell...
关键词:铜锈环棱螺 椭圆萝卜螺 丝状绿藻 沉水植物 牧食选择 
沉水植物腐解的生态学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生态科学》2024年第3期243-250,共8页郭质彬 周昕彦 曹玉成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社会发展项目(2015C03007);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C03121);浙江省“三农六方”科技协作项目(CTZBF170623LWZ-SNY1)。
沉水植物的生长具有周期性,其衰亡腐败会释放大量营养元素引发水体污染。结合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沉水植物腐解的生态学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沉水植物腐解程度较高,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碳、氮、磷,并在植物体、上覆水和底泥当中迁移转...
关键词:沉水植物 腐解 营养元素 影响因素 微生物 
沉水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区域差异以及生态修复的影响被引量:3
《生态科学》2022年第4期16-24,共9页赵钰 殷春雨 高弋明 陈新芳 关保华 李宽意 
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2022C0203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1534)。
为深入了解沉水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在西南高原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湖泊中的差异,以及生态修复的影响,于2010年—2016年的夏季(6—9月)调查了36个湖泊的沉水植物。结果表明:(1)高原湖泊沉水植物群落的碳(C)含量显著高于平原湖泊...
关键词:沉水植物 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区域差异 湖泊 生态修复 
影响沉水植物恢复的环境阈值研究进展被引量:13
《生态科学》2020年第5期240-247,共8页鄢文皓 王会会 李前正 王川 周巧红 吴振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80925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No.2018M630891,No.2019T120705)资助。
沉水植物的恢复和重建是水体生态修复的核心目标,然而植物恢复的进程受到多种环境条件的综合限制。综述水下光照条件、水体和沉积物营养盐等对沉水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总结出光照强度、水体氮磷含量、沉积物氮磷含量等单个因子对不...
关键词:沉水植物 非生物影响因子 水下光照 水体营养盐 沉积物 
衰亡期黑藻与生长期菹草交替生长对水体磷迁移的影响被引量:6
《生态科学》2020年第3期160-171,共12页王立志 董彬 宋红丽 李宝 安娟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8LD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3061,41601086)。
为利用冷暖种交替控制水体磷污染、抑制水体富营养化,揭示湖泊演化规律和机理。研究设置单季植物组(黑藻组、菹草组)和交替生长组(黑藻组+菹草组)进行实验。交替生长组在黑藻衰亡期种植菹草,监测各组上覆水和底泥中各形态磷含量的变化,...
关键词:沉水植物 交替生长 磷迁移  
外来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对3种沉水植物的牧食研究被引量:1
《生态科学》2019年第5期23-29,共7页袁野 张尹哲 吕超超 马徐发 夏成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50029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662015BQ038)
为探讨外来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对沉水植物牧食的偏好性和牧食强度,采用投喂实验的方式,研究了3种沉水植物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的适口性。结果表...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 沉水植物 牧食 适口性 碳氮比 
沉水植物生长和腐解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6
《生态科学》2018年第4期225-230,共6页李菲菲 褚淑祎 崔灵周 肖继波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S20150006;Z20160011);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009C03006-3)
沉水植物作为湖泊、河流等生态系统的主要高等植物,在修复富营养化水体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合理利用沉水植物是去除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有效途径。沉水植物对水体氮磷的迁移转化影响包括生长和腐解两个阶段。文章综述了沉水植物生长对...
关键词:沉水植物 富营养化水体 生态修复 
不同光照强度和底质营养对三种沉水植物的影响被引量:18
《生态科学》2018年第1期101-107,共7页李鹏善 朱正杰 严燕儿 安树青 冷欣 
淮河流域(河南段)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项目编号:2012ZX07204004
沉水植物的生长不但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密切,也受底质营养的影响,因此研究光照强度和底质营养两种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对沉水植物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选择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 L.)和大茨藻(Najas ma...
关键词:沉水植物 光照强度 底质营养 生态修复 
沉积物再悬浮对浅水湖泊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及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生态科学》2016年第1期200-208,共9页谷娇 宁晓雨 靳辉 何虎 朱小龙 谈冰畅 李宽意 
国家水专项(2012ZX07101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086,31370477);中科院重点项目(KFZD-SW-302-02)联合支持
沉水植物是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其生长和分布受到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文章综述了沉积物再悬浮对沉水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沉积物再悬浮对湖泊沉水植物光合作用、生长发育、繁殖等方面存在的影响,并对存在的问题与今后...
关键词:沉积物再悬浮 沉水植物 光合作用 生长 
沉水植物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中TN生态效应及模型研究被引量:1
《生态科学》2015年第1期129-134,共6页尹传宝 张敏 张翠英 倪振威 黄燕清 刘自强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2-K-79);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1998017);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KJD610003);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XM12B087)
通过室内模拟构建水体营养盐和菹草生物量正交试验,研究菹草从石芽萌发至菹草植株衰亡腐烂整个生命周期中,对水体中TN的生态效应,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生态效应模型。研究表明:在不同生物量菹草作用下,富营养化水体中TN...
关键词:沉水植物 菹草 生态效应 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