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染小说

作品数:155被引量:14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榕玉李新英李磊曹建华张延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陈染小说的“超性别写作”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66-70,共5页孔岩 姚金霏 
英国女性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念,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与批评视角,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文学观念。伍尔夫提倡的“双性同体”理念强调创作者融合男女特质,以达到全面的艺术表达。在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中,陈染的文...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 双性同体 陈染 超性别写作 
文学批评的历史性:先锋、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以对陈染小说的批评(1985—2020)为例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第5期178-183,共6页王翘楚 
过去40余年是中国社会飞速发展且经历剧变的时代,与陈染相关的文学批评也伴随着社会的激烈变革、文学观念的巨大变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受到不同时期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对陈染的评价也经历了从作为“后先锋”作家代表的期望到作...
关键词:文学批评 陈染 历史文化环境 女性主义作家 文学观念 激烈变革 社会文化环境 后现代 
孤独经验与社会想象——陈染小说《与往事干杯》的主题意义论析被引量:2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94-99,共6页印芷仪 林春美 
《与往事干杯》作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一直备受学界的青睐。陈染在文中以女性视角揭示了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指出孤独一方面是无法回避的情感状态,而另一方面,孤独经验则是个体灵魂得以救赎的力量来源。陈染对孤独...
关键词:陈染 《与往事干杯》 孤独经验 社会想象 主题意义 
论陈染小说的隔膜意识和冲破倾向——以《无处告别》和《破开》为例
《今古文创》2021年第27期27-28,67,共3页朱昕阳 
作为九十年代的先锋派代表作家,陈染在“个性化”的浪潮中独树一帜。陈染站在女性的绝对化视角,对女性的处境及心理状态作极致敏感的展示和细腻情感的抒发。她笔下的角色大多是具有个体觉醒的独立女性。她们往往具有清醒的认识,却忧郁...
关键词:个体觉醒 隔膜意识 冲破倾向 超性别意识 
陈染小说《无处告别》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43-48,共6页胡雅倩 
中篇小说《无处告别》是陈染的代表作之一。她以强烈的女性意识和不懈的探索精神对当下女性的生存状况和情感状态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另类解读。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不同的女性形象:敏感忧郁的知识女性——黛二,有姐妹情谊的友人——缪一、麦...
关键词:陈染 《无处告别》 女性形象 
心理批评视域下的女性教育与成长——陈染小说《私人生活》中人物心理探析被引量:2
《文艺争鸣》2019年第5期161-164,共4页张丽娜 路海东 
《私人生活》是作家陈染继《纸片儿》《嘴唇里的阳光》《无处告别》等作品后再度复出创作的长篇先锋小说。由于题材的私人化以及心理描写的坦白直露等,自出版起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由此引发了中国文学界关于"私人化写作"的争论。作者...
关键词:《私人生活》 陈染小说 人物心理 女性教育 心理批评 《嘴唇里的阳光》 私人化写作 视域 
论陈染小说中“无处可逃”的女性悲剧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2X期46-47,共2页刘亚男 
陈染笔下的女性大都具有鲜明的性别独立意识,她们质疑父权体系,缔结同性联盟,想要拥有一个独立自主的生存空间。然而这个拒绝男性入内的封闭女儿国,作为一种乌托邦式的存在,根本无法永久地立足于男权社会,逃避式反抗的最终结果就是无处...
关键词:男性理想 同性结盟 女性悲剧 陈染 
陈染小说女性自我心理解读
《北方文学(中)》2018年第6期33-33,共1页吴海云 
陈染的作品几乎可以看做是女性心理的成长史,她作为女性自陈式书写的开先河者,她笔下的女性,有一种对身体本能的迷恋和失控,但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省与怀疑。本文主要解读她作品里面对自己时的困惑和痛苦心理。
关键词:女性 自我心理 困惑 
论陈染小说孤独意识体现追溯与哲学意义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年第5期119-122,共4页杨星雨 
陈染的小说以女性独特的感受世界的方式和独立的女性话语,探索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生存地位,具有强烈的女性孤独意识。陈染通过对一些内心封闭的女性形象、孤独的自虐者形象和象征孤独的丰富意象的叙写,表现这种孤独意识。陈染孤独意识的形...
关键词:陈染 女性意识 存在主义 孤独意识 
无处逃离——陈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新作文(教研)》2017年第12期99-99,101,共2页王银萍 许艳平 
陈染的作品一贯关注女性的内心世界.逃离是她的小说中一个鲜明的主题,小说中的人物大多因内心的孤独而选择逃离,但她们最终发现其实无处可逃,陈染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女性强烈的自主意识,同时也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特殊关注.
关键词:陈染 孤独 逃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