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黻宸

作品数:33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尹燕秦文齐砚奎李章鹏黄兴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平顶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古今谈》《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末民初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个案研究——以陈黻宸为例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64-69,84,共7页高天娇 赵维玺 
从旧式儒生到新式大学教授,陈黻宸一生经历了多次身份转型,最终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史学家和政治家。晚清,陈黻宸作为瑞安地方士绅以学堂教习的身份从乡村知识分子中分离出来;上海开埠后,陈氏作为开明知识分子先后在报界、学界...
关键词:陈黻宸 清末民初 知识分子 社会流动 
浅析陈黻宸德育思想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4年第14期0245-0247,共3页李童 
晚清民国永嘉学派的承传谱系——兼论“温州学派”命名的问题
《人文杂志》2023年第5期31-38,共8页陈云昊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1批面上资助项目“鲁迅早期阅读史研究(1898—1918)”(2022M71004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周氏兄弟早期阅读史研究(1898—1918年)”(22YJC751007);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鲁迅早期阅读书目整理与研究(1898—1918)”(2022CWX042)。
胡适在晚年回忆存在于北京大学的永嘉学派传人时使用了“温州学派”的命名,是后来研究者主要参考的学术史论述。然而,胡适的命名在学术史意义上是一个误解,他割裂了这个学派与在温州地区渊源已久的永嘉学派的关联。梁启超也误读了这一...
关键词:永嘉学派 温州学派 胡适 孙诒让 陈黻宸 
动手不动口
《幽默与笑话》2022年第1期45-45,共1页姚望 
陈黻(fu)宸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史学家,与陈虬(qiu)、宋恕并称为“东瓯(ou)三先生”有趣的是,在大学当老师期间,陈黻宸讲课时“动手不动口”,堪称一大奇事。1913年初,陈黻宸受聘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史学和诸子哲学教授,此时的陈黻宸...
关键词:陈黻宸 浙江籍 动手 讲课 教育家 
20世纪初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中国起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99-108,共10页张小丽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青年基金项目“民国时期教育学科制度化问题研究”(COA160170)。
20世纪初,教育史学科的"双重起源",在中国是同时出现的。清末知识界重教育及重新史学的氛围,使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出现有必然性。诸多新史学的倡导者皆有中国教育史的研究设想,陈黻宸本着"有物即有史"的原则,曾计划写作《禹域教育史》;邓...
关键词:20世纪初 中国教育史 陈黻宸 邓实 刘师培 黄绍箕 
陈黻宸:传播近代新文化的先进
《温州人》2019年第21期84-88,共5页洪振宁 
2019年是陈黻宸先生诞辰160周年。陈黻宸(1859.11.28-1917.7.31)字介石,瑞安人,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他的一生,经历的正是温州区域文化乃至中国近代文化开始蜕变与新生并存的新时期。一、陈黻宸生平事迹陈黻宸早年曾从瑞安举人王岳崧学...
关键词:陈黻宸 京师大学堂 新世界学报 马叙伦 
君史与民史的变调——以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为例
《历史教学问题》2019年第5期16-20,142,共6页刘开军 
"君史"与"民史"之争为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年的中国史学界热议话题。新近整理出版的四部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中,屠寄的讲义已多少染上了一点民史的色彩。陈黻宸的讲义强调人类历史发展的公理与公例,专门讨论"社会之原理",是对君史的...
关键词:君史 民史 京师大学堂 梁启超 陈黻宸 
二十年宿怨:孙诒让与陈虬——从温州戊戌府试打人案谈起被引量:2
《历史教学问题》2017年第2期56-62,共7页邱林 
1898年7月温州府试开考之际,因妹夫黄泽中应试一事陈黻宸在考棚外殴打廪生彭某,事件后来扩大为持续半年多的诉讼案,黄体芳、孙诒让、陈虬等也受到牵连。为此孙诒让对非直接当事人陈虬大加斥责,不过这与其说是针对打人案,不如说是孙、陈...
关键词:温州戊戌府试 孙诒让 陈虬 陈黻宸 宋恕 
论陈黻宸和他的《中国哲学史》被引量:1
《诗书画》2017年第1期2-16,265,共15页余一泓 
一、引论 陈黻宸(1859~1917),字介石,浙江瑞安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二甲进士,与宋恕(1862~1910)、章炳麟(1869~1936)和梁启超(1873~1929)同辈,皆有交集。他在一九一三年,因当选中华民国国会众议院议员赴京,并兼...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 陈黻宸 国会众议院 中华民国 大学教授 诸子哲学 梁启超 章炳麟 
冯友兰对“哲学”与“哲学史”的区分及其意义
《学术探索》2016年第10期1-6,共6页蔡瑞雪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XZX025);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5YJC720032)
冯友兰不仅区分了作为事情自身的哲学史与写的哲学史,而且也区分"本然的哲学"与"实际的哲学"。在他比较使用"哲学"与"哲学史"这两个词的时候,他一般用"哲学"来指"本然的哲学",而以"哲学史"来指"实际的哲学"。"本然的哲学"层面上的"哲学...
关键词:哲学 哲学史 冯友兰 陈黻宸 金岳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