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正当化

作品数:23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许静文马贵翔叶强魏晓娜杨韧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制与社会》《兰州学刊》《公安研究》《司法改革论评》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调查评估程序正当化建构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29-35,共7页刘威 黄婧 朱玥 
社区矫正调查评估是决定对未成年人进行社区矫正的重要参考依据。我国《社区矫正法》中规定对未成年人是“可以”而非“应当”进行调查评估。该种规定不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在社区矫正中的合法权益。在推动未成年人“个别化”矫正过程中,...
关键词:未成年人 社区矫正 调查评估 程序正当化 
网络犯罪侦查取证的正当性问题研究被引量:5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92-102,共11页许静文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刑事司法改革视阈下国家侦查权重构与实现路径研究”(18BFX058)。
网络犯罪侦查的特点之一就是案件的线索和证据都具有虚拟性的特点,这就导致了取证虽然只是网络犯罪侦查的一个环节,但其作用和涵盖的范围却涵摄侦查的整体过程。网络犯罪侦查取证对象的变迁,电子数据不确定性对手段和目的带来的新要求,...
关键词:网络犯罪侦查 正当程序 取证 程序正当化 
刑事损害赔偿诉讼分离的标准及程序正当化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20年第9期59-68,共10页马贵翔 赵容宇 
刑事损害赔偿诉讼分离,是指在合并审理的原则下,将部分因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害赔偿诉讼剥离,以实现效率与公正的双赢,避免因不合适的合并导致诉讼迟延的发生。该制度以“事实不具备同一性、民事法律关系复杂”为原则确定分离的实体标准,...
关键词:刑事损害赔偿 赔偿诉讼 附带民事诉讼 诉讼分离 程序正当化 
网络犯罪初查的正当性问题研究被引量:5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28-134,共7页许静文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刑事司法改革视阈下国家侦查权重构与实现路径研究”(18BFX058)的研究成果。
尽管《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都对初查作出了授权性质的规定,但是严格意义上讲,初查在刑事诉讼法中却没有明确的法律渊源,并不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程序阶段。对于网络犯罪初查而言,两高一部"电子...
关键词:网络犯罪侦查 正当程序 初查 程序正当化规制 
陪审团:司法改革的突破口——兼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被引量:2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20-128,共9页马贵翔 徐加祥 
十八大以来我国实行了一系列以司法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司法改革措施,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司法改革没有选择恰当的突破口。程序正当化、提高法官素质和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三大要素,其中程序正当化是实现司法公...
关键词:司法改革 突破口 程序正当化 陪审团 
警察表明身份程序正当化构造研究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1期192-193,共2页李婕妤 
本文以"要求警察亮证"这一频繁发生的热点事件为视角,阐述警察在执法过程中表明身份的程序正当之必要性,并对现行相关法律文件进行梳理同时力求厘清之间的关系,最后联系实践对此提出相应立法设计以及司法安排。
关键词:表明身份 正当程序 侵益性 执法 
程序正当化视角下的案外人异议之诉——以《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为中心
《司法改革论评》2016年第2期98-110,共13页邵军 宫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14CFX070);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度校级科研项目“民事执行权的控制研究——基于英国视角的考察”(项目号15HZK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5年度“华东政法大学博士毕业后续发展支持计划”资助
基于程序正当化的要求,我国民诉法逐步建立起实体上的执行救济方法,2015年《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304条至第316条为执行异议之诉的实践操作提供了指引,对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受理条件、管辖、当事人、具体程序和处理结果进行了专门规定...
关键词:案外人异议之诉 执行救济 执行异议 民诉法解释 
论警察表明身份程序正当化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26-30,共5页阿依古丽·吐尔逊 
警察表明身份是行政行为的前置性程序之一,属于行政告知的一种.然而现行立法对警察表明身份制度的规定过于狭隘.对于警察在执法过程中表明身份的形式没有做系统的分门别类,从而导致学理上的混乱、执法者的无所适从以及普通民众的众说纷...
关键词:警察 表明身份 执法活动 
论我国批捕权的优化配置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28期121-122,共2页王馨 
对于如何完善我国批捕权的配置,首先可以从域外批捕权的配置现状入手,并分析我国批捕权配置现状,进而提出完善我国批捕权配置的设想。本文以此逻辑结构论述批捕权的配置,一方面,简略阐述了国内及域外批捕权配置的特征,为我国批捕权配置...
关键词:批捕权 逮捕程序 诉讼结构 程序正当化 中立性 
侦查讯问程序正当化的构建
《公安研究》2015年第5期47-53,73,共8页刘文化 
本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侦查取证行为规范化研究》(13YJA820015)的阶段性成果.
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提升了侦查讯问阶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文关怀水平,但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程序不正当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侦查讯问人员有罪推定思想严重、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与如实供述义务存在矛盾、司法救济渠道不畅通和...
关键词:侦查讯问程序 正当化 人本主义 监督 救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