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藻

作品数:188被引量:1073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段舜山王洪礼刘洁生杨维东米铁柱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类新的赤潮藻源——微塑料附生赤潮藻
《应用海洋学学报》2024年第4期668-676,共9页王康 彭聪慧 林辉 陈宝红 高亚辉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RX220708);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HE01-190702,HE01-220705);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FY100202);自然资源部海洋大气化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GCMAC2209)。
全球海洋中持续增长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为微藻提供了新的栖息生境和传播载体,附生在MPs表面的微藻被称为微塑料附生微藻(epimicroplastic microalgae,EMP-MA)。有关EMP-MA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71年,但直到2022年才正式提出EMP-M...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微塑料 微塑料附生微藻 赤潮 浮游植物 
红色赤潮藻对球形棕囊藻的化感作用研究
《广西科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苏芯莹 马青龙 李菲 陈波 董德信 覃仙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66002);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1YFJ1205)资助。
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都是近年来在我国近岸海域频繁引发赤潮的藻类。为了探索红色赤潮藻和球形棕囊藻之间是否存在化感作用及作用方式,本研究采用不同起始密度培养红色赤潮藻与球形棕囊藻...
关键词:赤潮 红色赤潮藻 球形棕囊藻 化感作用 混合培养 
2021~2022年荣成海域多相赤潮的分子鉴定被引量:1
《海洋与湖沼》2023年第6期1645-1655,共11页刘奎艳 王洪淑 刘峰 陈楠生 
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LSKJ202203700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6162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105200号;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42000000号;荣成市海洋与渔业监测减灾中心委托项目,2022-2023。
山东半岛濒临渤海和黄海,海岸带复杂,海岸线长,近岸海域赤潮事件频发。然而,由于部分赤潮物种的形态难以识别,或易降解不稳定,加上形态鉴定专业要求高,导致致灾赤潮物种未得到准确鉴定。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间山东荣成海域海带养殖区...
关键词:赤潮 甲藻 宏条形码分析 红色赤潮藻 多纹膝沟藻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赤潮藻种鉴别和浓度测量方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3年第11期3629-3636,共8页沈英 吴盼 黄峰 郭翠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105068)资助。
赤潮是一种由海洋藻类引发的水质污染,部分赤潮藻有毒性,对海洋渔业发展有严重危害。快速、准确地鉴定赤潮藻种及其细胞浓度对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显微镜检测和基因测序等方法时效性低,遥感检测易受到环境干扰导致精度...
关键词:赤潮 高光谱成像 藻种鉴别 浓度测量 
一株赤潮藻溶藻菌的筛选鉴定及溶藻特性分析被引量:4
《水生生物学报》2023年第7期1129-1138,共10页蒋贤龙 乔冰清 潘知顺 刘雪珠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1010602);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2020R411001)资助。
为缓解赤潮微藻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危害性问题,从潮间带泥样中筛选溶藻菌进行生物学特征分析,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及平板划线分离法从浙江舟山桃花岛潮间带泥样分离筛选菌株,以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及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
关键词:赤潮微藻 溶藻菌 溶藻活性 
滨海湿地植物对赤潮藻的化感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239-247,共9页李元跃 熊章静 谭凤仪 李宏发 徐景亮 李凤兰 胡柳柳 郎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6161,32101367)。
当今,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全球气候变化与海洋污染等现象的加剧,导致我国赤潮爆发频率逐年递增,进而造成严重的海洋环境危害与渔业经济损失。赤潮毒素甚至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前,赤潮的治理方法以物理和化学...
关键词:赤潮藻 滨海湿地植物 生物富集作用 化感作用 化感抑藻机制 
北部湾沿岸三种常见赤潮藻类对浮游微食物网主要类群的影响
《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年第3期414-422,共9页陆家昌 陆敏桢 李杰 赖俊翔 庄军莲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GXNSFAA138194);广西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桂科AA17202020)。
本研究向自然海水中接种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红色哈卡藻(Akashiwo sanguinea)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游离单细胞进行培养,比较不同赤潮藻类对海洋浮游微食物网主要类群的影响。结果发现,红色哈卡藻和中肋骨...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中肋骨条藻 红色哈卡藻 球形棕囊藻 异养细菌 微型鞭毛虫 纤毛虫 
赤潮生态系统非线性随机动力学模型研究被引量:1
《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15期121-123,共3页黄一昀 王益华 方衎 赵得意 
在国内外有关赤潮藻类生长环境模型的研究已广泛深入展开,但大部分只是通过考虑确定性因素对于藻类植物生长的直接影响,例如在水域环境、大气气候、人类活动等方面并未充分考虑到随机性因素。近年来,我国沿海部分地区发生赤潮现象日益频...
关键词:水域环境 水域生态环境 海水养殖 生态系统 环境模型 赤潮藻类 藻类植物 确定性因素 
蒙古裸腹溞在海洋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生态毒理学报》2022年第3期411-421,共11页乔星晔 赵文 尹东鹏 
国家第三批粮仓项目(2020YFD0900202);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0202010009)。
本文综述了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作为受试生物在海洋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蒙古裸腹溞是一种典型的盐水枝角类,具有适应盐度范围广、繁殖快、易于在海水中高密度培养等特点,常被作为河口及海洋...
关键词:环境污染物 蒙古裸腹溞 海洋生态毒理学 赤潮藻类 
洋山港外来船舶压载水赤潮藻分析
《海洋湖沼通报》2022年第3期78-86,共9页王飞飞 程方平 王琼 吴惠仙 薛俊增 
上海市科委重大(17DZ1202905);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5ZR1420900);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16DZ2293800);国家发改委(发改办高技2016-1495号);上海海洋局项目(沪海科2017-06)。
本文分析了洋山港12艘外来船舶的压载水样品,其中7份水样来源于近岸海域,5份来源于远海。共发现11种赤潮藻,隶属于硅藻门(8种)和甲藻门(3种)。12份样品中,丰度最高的赤潮藻是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达到(4.467±0.98)×10^(3)cel...
关键词:洋山港 压载水 赤潮藻 风险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