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相争

作品数:358被引量:7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大可蔡子强施丁庄永平郝树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智者”也有失误的时候
《快乐语文》2024年第35期12-12,共1页孔连根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一句富有哲理的俗语,其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具体可以追溯至楚汉相争时期。相传,在楚汉争霸之际,汉王刘邦为争夺天下,派遣名将韩信去攻打赵国。韩信用兵如神,很快便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国的谋士李左车。...
关键词:韩信 赵国 刘邦 楚汉相争 李左车 
韩信为何不信项羽的“三分天下”
《文史博览》2024年第4期55-56,共2页李晓巧 
2200多年前,项羽用三年时间杀伐征战,消灭了秦军主力,此后的五年,他主要与各路诸侯较量,尤其是与刘邦争雄,这在历史上被称为“楚汉之争”,其结果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在楚汉相争中,差点蹦出来个“三国演义”。
关键词:三国演义 韩信 项羽 楚汉之争 刘邦 三分天下 楚汉相争 诸侯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4年第3期75-75,共1页
楚汉相争时,项羽在新丰鸿门屯兵40万,谋士范增设计要除掉刘邦.刘邦依约赴鸿门宴,范增请项庄舞剑助兴,意图杀害刘邦。张良叫来樊哙。解除了刘邦的危机,刘邦以上厕所为由把樊哙叫了出去。刘邦出去后。
关键词:刘邦 樊哙 鸿门宴 范增 楚汉相争 
一个古老的传说(上)
《中华信鸽》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庄妙福 
秦末楚汉相争中,中原大地上经历了数年激烈残酷的战争。相传刘邦曾几经困境,有一次为枯井上的鸽子所救。此传说是真是假?难以考证。但如何从古传说至今,两千年来是否相传失真?我们慢慢揭开其中之谜。最早的古籍记载是东汉泰山太守应劭...
关键词:《风俗通义》 古籍记载 中原大地 楚汉相争 
楚汉相争留“鸿沟”
《快乐青春(简妙作文)(小学生适读)》2024年第2期41-41,共1页
我们经常用“鸿沟”比喻事物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这里的“鸿”是大的意思;“沟”的本义是田间水道。鸿沟泛指明显的界限,隐指难以跨越其实,“鸿沟”并不是指普通的大沟,它原是我国古代最早连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的名称,在今河南省...
关键词:人工运河 楚河汉界 楚汉相争 鸿沟 遗址 
题乌江亭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必读)》2023年第11期61-62,共2页(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译文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的才是真正男儿。江东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关键词:楚汉相争 男儿 江东 忍受 子弟 
暗度陈仓——虚招之下的暗棋
《知识就是力量》2023年第11期60-63,共4页王翘楚 田率(审核) 
暗度陈仓,既是一则成语,也是一计历史上的著名兵法。它源于楚汉相争时期的经典战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中国古代兵家以智破局的计谋之一。
关键词:暗度陈仓 楚汉相争 计谋 
楚汉相争中《孙子兵法》计策谋略的实践应用
《孙子研究》2023年第5期77-82,共6页罗露琴 
作者依托《史记》中军事战争实例,基于对《史记》中楚汉相争的文本解读,结合《孙子兵法》的兵理谋略思想,从刘项之争中汉军集团的识人用人、实战应战、后勤保障三个层面出发,就楚汉相争中《孙子兵法》计策谋略使用进行分析,继而窥见出...
关键词:楚汉战争 孙子兵法 谋略思想 实践应用 
楚汉相争留“鸿沟”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3年第10期12-12,共1页
我们经常听到,如:“我们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这里的“鸿”是大的意思;“沟”的本义是田间水道。鸿沟泛指明显的界限,隐指难以跨越。其实,“鸿沟”并不是指普通的大沟,它原是我国古代最早连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的名称,在...
关键词:人工运河 楚河汉界 楚汉相争 鸿沟 遗址 
品读《鸿门宴》,楚汉相争的预言
《海外文摘》2023年第13期36-38,共3页吴国民 
《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共有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