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盐古道

作品数:53被引量:9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赵逵杨雪松邓军舒敏赵岚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武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三峡》《中国公路》《中国文化遗产》《汽车自驾游》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川盐古道地域文化的视觉符号研究--以仁岸盐道为例
《艺术科技》2024年第17期61-63,共3页喻琪雯 
2021年度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川盐古道仁岸盐道段地域文化视觉资源转化设计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WHQ21-07。
目的:文章深入研究川盐古道仁岸盐道独特的地域文化现状,通过对地域文化进行分类和总结,分析其视觉符号演化的可能性。探究地域文化在川盐古道文化传播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旨在为地域文化的视觉符号资源转化与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科...
关键词:视觉符号 地域文化 川盐古道 仁岸盐道 
川盐古道风景系统的构成及其与盐业古镇关系的探讨
《建筑遗产》2024年第2期33-42,共10页杜春兰 杨璧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2238003);重庆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YC026)。
川盐古道作为极具特色的盐文化遗产走廊,既是川东盐业发展、古代商贸活动和人口迁徙活动等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与自然环境对话的历史见证。文章通过厘清川盐古道历史文化资源的位置及其与山水环境的关系,深入探索古道历史文化空间体系,为...
关键词:川盐古道 风景系统 特色景观资源 遗产走廊 盐业古镇 
川盐古道宣恩地区的传统聚落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被引量:1
《中外建筑》2023年第11期98-103,共6页陈慧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2022年度资助项目“川盐古道宣恩地区的传统聚落形态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编号:YWHQ22-04);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恩施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的识别与传承”(编号:22Q041)。
文化线路沿线聚落的形成发展与线路的历史演变密切相关,文化线路和沿线聚落的研究是当下研究的热点。文章采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古籍查阅、田野调研等方法,以“川盐古道”为线索,选取宣恩地区川盐古道沿线的彭家寨和庆阳坝为样本,基于自...
关键词:川盐古道 文化线路 传统聚落 形成机制 
川盐古道恩施段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大众文摘》2023年第41期131-133,共3页顾珈溶 
川盐古道的兴起与古代巴国密切相关,而恩施自古就是巴人后裔活动的区域,川盐古道恩施段是川鄂古盐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武陵山区与川渝地区的重要通道。川盐古道恩施段沿线各民族通过经济贸易和移民活动不断的交流融合。特别是少数...
关键词:川盐古道 恩施段 民族关系 交往交流交融 
川盐古道彭家寨聚落时空演变研究被引量:2
《城市建筑》2023年第7期85-89,共5页廖天翔 陈慧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2022年度资助项目“川盐古道宣恩地区的传统聚落形态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YWHQ22-04)。
吊脚楼建筑是一种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传承下来的古老建筑,是特定的民族与特定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鄂西南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带,盐道文化与土家族、苗族文化交融,形成了地方特有的吊脚楼建筑群。文章选取川盐古道鄂西南段典型聚落彭家寨...
关键词:川盐古道 形成机制 形态特征 古村落 
“川盐古道”上巴蜀建筑的保护与活化被引量:1
《人类居住》2023年第1期18-21,共4页赵逵(文/图) 方婉婷(文/图) 
“川盐古道”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线路之一,它是一条源于四川南部和东部(今渝东),对鄂、滇、湘、黔等交汇地区产生巨大影响力的、贯穿整个中国腹地的盐运古道。这条古盐道在干百年中积淀了无数文化宝藏,其中建筑这个文化载体所蕴含的独特密...
关键词:四川南部 文化载体 川盐古道 文化宝藏 技术传承 巴蜀地区 社会经济文化 文化渊源 
“中国古代文化线路——川盐古道”丛书出版的价值和意义
《盐业史研究》2022年第4期73-80,共8页王放兰 
川盐古道在中国盐业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国交通史上也具有特殊的地位。基于此,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组织编写了“中国古代文化线路——川盐古道”丛书,分别为《自贡古盐道》《川滇古盐道》《川黔古盐道》《川鄂古盐道》。这套丛书...
关键词:川盐古道 文化线路 丛书 出版价值和意义 
远去的川盐古道
《汽车自驾游》2021年第5期40-45,共6页长城(文/摄影) 徐博 丁浩 
从自贡出发,驾车沿着旭水河西行不到15公里,就是古色古香的艾叶镇。史料载,因滩而建的艾叶镇是自贡盐东运的水路起点站、巴盐西运的陆路启运地,有“盐运古道第一滩”之誉。艾叶镇,自贡盐运第一滩大约从南宋年间开始,荣州所产煤炭经旭水...
关键词:艾叶 巴盐 烧盐 
自贡市沱江流域盐文化聚落选址特征研究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20年第17期83-87,共5页胡耀丹 刘磊 
对自贡市沱江流域内的13个典型盐文化聚落选址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些盐文化传统聚落选址的原因和规律。研究表明:自贡市沱江流域盐文化聚落整体呈现出沿运输河流线性均匀分布的特征,体现出以产盐地为中心聚集的特点...
关键词:川盐古道 聚落 盐文化 选址特征 
川盐古道 文化走廊
《西藏旅游》2020年第8期70-77,共8页姜曦(图) 
文化生活风俗上接近,故“川渝”是一个地理概念,在文化上也有一定程度的联系,因此两地经常被外界合称为“川渝”。G3S上的川渝地区是“盐文化”的一扇窗,倚窗望去,那是中华千年“盐文化”历史的精髓。“川盐古道”不仅满足了川盐贸易的...
关键词:地理概念 川盐古道 人类交往 川渝地区 西南地区 文化走廊 甬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