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油

作品数:22被引量:17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严铸云王光忠刘焱文汪杨丽张继芬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长沙协浩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油脂》《中草药》《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农产品加工(下)》更多>>
相关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响应面优化川芎油提取工艺及抗氧化作用研究被引量:1
《亚太传统医药》2023年第12期50-56,共7页李丹 石爱 于双 万金艳 张羽璐 刘松雨 龙宇 邓婕 李晓秋 马茵 李楠 
成都中医药大学青基进阶人才专项(QJJJ2022014);成都中医药大学乡村振兴专项(XCZX2022007);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青年科学基金(2022NSFSC1406)。
目的:优化川芎油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oil(CXO)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作用。方法:在筛选CXO提取方法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得到最佳提取条件。通过研究CXO对1,1-二苯基-2-苦酰肼(DPPH)、O^(2-)·的...
关键词:川芎油 乙醚-超声萃取法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抗氧化作用 
基于药辅合一的葛根素川芎油亚微乳的研究被引量:3
《中国中药杂志》2021年第17期4410-4416,共7页樊箫雨 张翼 黄嘉怡 洪婷婷 毕嘉谣 杨麒琳 杜守颖 李鹏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803738)。
依据葛根和川芎的配伍作用研究药辅合一的亚微乳制剂的制备工艺,并对其物理药剂学性质进行评价。固定川芎油为油相,以微乳区面积为指标,采用滴水法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合适的乳化剂及助乳化剂制备川芎油亚微乳;以载油量为指标,优选最大...
关键词:葛根素 川芎油 亚微乳 药辅合一 
纳米晶自稳定Pickering乳液促进葛根素口服吸收的机制研究被引量:8
《中国中药杂志》2021年第8期2051-2060,共10页王艳华 叶鑫 孟繁婧 易涛 张继芬 
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项目(ZY201701004);西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XDJK2019B033)
纳米晶自稳定Pickering乳液(NSSPE)是一种仅以难溶性成分自身纳米晶为稳定剂的新型乳液。以川芎油为主要油相的NSSPE可显著促进葛根素(Pu)的口服吸收。该研究旨对其口服促吸收机制进行探讨。通过体外溶出试验揭示NSSPE对Pu溶出的影响;通...
关键词:葛根素 川芎油 纳米晶 Pickering乳液 口服吸收 溶出 CACO-2细胞 
D-最优混料设计制备川芎油微囊止痛凝胶膏剂及其药效学初步考察被引量:19
《中草药》2019年第22期5455-5461,共7页周欣 康希 唐丽婧 曲彤 郝慧汇 穆成林 卢焘韬 王雪莲 杨荣平 
重庆市科技局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cstc2018jscx-msybX0179)
目的通过将川芎挥发油制成微囊中间体应用到凝胶膏剂,以解决川芎油不稳定特性,并优化处方及评价体外透皮速率,对药效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通过Franz体...
关键词:川芎油 微囊 止痛 凝胶膏剂 D-最优混料设计 体外透皮 稳定性 醋酸扭体实验 药效学 初黏力 持黏力 剥离强度 藁本内酯 透皮速率 保留率 黏性 
川芎油对氯化钴损伤PC12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活性成分研究被引量:12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7年第11期1940-1945,共6页王月 刘露丝 刘娟 彭成 熊亮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川芎整合式全产业链综合开发研究(2015SZ0031);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计划(2015FY111500-140);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专项计划(2017TD0001)
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川芎挥发油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利用氯化钴诱导PC12细胞建立神经损伤模型,通过MTT法、Hoechst染色法及乳酸脱氢酶试剂盒测定川芎及其...
关键词:川芎 挥发油 化学成分 PC12细胞保护 
当归油与川芎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急性化学性脑损伤保护作用差异研究被引量:1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年第6期105-108,共4页刘露丝 岳美颖 李文兵 彭成 熊亮 
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专项计划(2016TD0006);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5SZ0031)
目的:从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脑损伤保护方面评价当归挥发油与川芎挥发油的异同。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当归和川芎挥发油,运用GC-MS法测定二者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将7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组、、吡拉西坦片200 mg/k...
关键词:当归挥发油 川芎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急性化学性脑损伤 能量代谢 胆碱能神经系统 
川芎油-齐墩果酸不同配方乳膏剂的制备及稳定性考察被引量:2
《时珍国医国药》2016年第8期1881-1883,共3页肖玲 崔同杰 王素娟 叶颖 张遂亮 张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173462);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资助(No.15401902700)
目的制备川芎油-齐墩果酸四种不同配方乳膏剂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得到川芎油-齐墩果酸四种不同比例配方乳膏剂,然后分别对其稳定性指标进行考察,包括p H值、耐寒与耐热性、抗氧化性、失水性和离心后的稳定性。除此之外,...
关键词:川芎油 齐墩果酸 乳膏剂 制备 稳定性 
植物源杀螨剂40%川芎油·冬青油环保型乳油的研制被引量:2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55-160,共6页黄乾龙 周一万 马志卿 冯俊涛 张兴 
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2010ZDKG-7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52);宁陕合作项目(KGX-09-10-10)
以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为供试害螨,采用玻片浸渍法,进行川芎油和冬青油的复配增效研究。结果表明:川芎油与冬青油以质量比(W∶W)为1∶1.5混用对朱砂叶螨具显著增效作用,LC50为622.93mg.L-1,共毒系数达616.94;通过溶剂、...
关键词:川芎油 冬青油 朱砂叶螨 混用增效 植物源杀螨剂 
两种方法测定川芎油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和正丁基苯酞的含量被引量:18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年第13期95-98,共4页郭小藤 赵睁睁 容蓉 吕青涛 蒋海强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09CM05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川芎油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和正丁基苯酞含量的方法,比较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差异。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油,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内标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并...
关键词:川芎油 藁本内酯 洋川芎内酯A 正丁基苯酞 气相色谱-质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挥发油对黄芩中主要黄酮成分的透皮影响被引量:4
《中成药》2012年第3期580-582,共3页王月敏 张世良 杨瑞 夏素霞 唐思 董晓茜 
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2008S147)
目的考察陈皮油、莪术油、川芎油、石菖蒲油4种挥发油对黄芩中黄酮成分的透皮影响。方法采用体外透皮试验方法,以接受液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为指标,建立稳态扩散模型,从累积渗透-时间方程求得渗透速率常数,并计算增渗倍数。结果 ...
关键词:黄芩 黄酮 陈皮油 莪术油 川芎油 石菖蒲油 挥发油 透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