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意识

作品数:78被引量:14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杨大春张宪李朝东张再林涂成林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如何理解胡塞尔:问题的发生、转向与突进被引量:2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58-67,208,209,共12页马迎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现象学前沿问题研究”(23&ZD241)。
理解胡塞尔必须进入胡塞尔本人的运思。《逻辑研究》在拓展范畴直观的同时错失了作为直观之前提的自身被给予性。在1906—1907年间,胡塞尔开始聚焦绝对被给予性(之中的先天)的观念,在随后的内时间意识研究中,他通过对滞留的具体综合样...
关键词:胡塞尔 直观 被给予性 内时间 纯粹意识 能思/所思 超越论构造 
意向的绵延:无形、无物、无蔽——胡塞尔“纯粹意识”概念解读
《理论界》2023年第10期1-6,共6页苗曼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儿童哲学研究及其教育学意义”(BAA1902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纯粹意识”及其“意向性”问题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根基性议题。“纯粹意识”不具任何内容物、无形无迹、全然透明,却具有绵延不绝的开发“意向对象”和关联“意向对象”的态势与能力。“意向性”乃“纯粹意识”的根本特性,或者说“纯粹...
关键词:现象学 纯粹意识 意向性 纯粹性 
萨特与存在问题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4期201-201,共1页马迎辉 
萨特接续了海德格尔思想“转向”后对存在何以可能的追问,不仅揭示了被胡塞尔所“遗漏”的基础问题,即纯粹意识何以绝对存在,而且通过揭示人在其焦虑意识中对海德格尔意义上的本源存在的构造的可能,维护了人在其自身虚化中自由地创造存...
关键词:纯粹意识 海德格尔 萨特 胡塞尔 
萨特与存在问题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21-27,共7页马迎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胡塞尔文集》中译”(12&ZD124)的阶段性成果。
萨特接续了海德格尔思想"转向"后对存在何以可能的追问,不仅揭示了被胡塞尔所"遗漏"的基础问题,即纯粹意识何以绝对存在,而且通过揭示人在其焦虑意识中对海德格尔意义上的本源存在的构造的可能,维护了人在其自身虚化中自由地创造存在的...
关键词:纯粹意识 存在 虚无 焦虑 自由 
马克思的“本体论”对胡塞尔现象学本体论的超越被引量:2
《学理论》2020年第6期47-50,共4页郑争文 潘依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BKS099)前期的阶段性成果。
胡塞尔的本体论即是其纯粹意识理论或先验主体性理论,马克思的"本体论"即是实践本体论。胡塞尔的作为"本体"的纯粹意识是内在的"存在",而实践则是融贯内外的活生生的"存在",前者不是本源性的东西;纯粹意识表面上有"绝对性",但它其实是...
关键词:本体论 胡塞尔现象学 实践 纯粹意识 
记者的三重还原——胡塞尔现象学在新闻实践中的延伸被引量:2
《青年记者》2019年第6期23-24,共2页庄园 
2017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新媒体冲击下的主流媒体舆论场重构研究"(编号:17C0339)成果
现象学(Phenomenology)是一门关于纯粹现象的哲学,其创始人是德国人埃德蒙德·胡塞尔(E.Edmund Husserl,1859-1938)。纯粹现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现象即拥有空间外延的物理现象,而是外界活动或客观对象在意识中的显现物。人们要抵达纯粹现...
关键词:新闻事实 纯粹意识 新闻现场 胡塞尔 
哲学家萨特的魅力
《伦理学术》2018年第2期140-147,共8页杜小真 
长期以来评论界存在着两个萨特的形象:一个是作为法国20世纪现象学运动的奠基者的哲学家萨特,另一个则是作为政治活动家的萨特。从萨特与马克思的关系入手,彰明萨特首先是一位哲学家,通过对前主体性的意识的现象学分析奠立了其弘扬人的...
关键词:主体性 纯粹意识 马克思主义 自由与责任 
交互主体性与现代主义小说的意识互为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10期151-151,共1页邵凌 
胡塞尔的先验立场使现象学饱受唯我论的困扰,对交互主体性的探讨开启了现象学从先验立场向关系哲学过渡的可能性。在《笛卡尔的沉思》中,胡塞尔通过第二种还原在纯粹意识与身体之间开通了一条内在通道,基于身体的可见性以及我的身体与...
关键词:交互主体性 纯粹意识 唯我论 现象学 内在统一性 可见性 胡塞尔 笛卡尔 
王阳明“心物”与胡塞尔“意向性”之会通
《学园》2018年第19期18-19,共2页唐玉华 
在阳明心学中,'心'被看成是德行的主体,通过心的发动成就一系列的道德活动,支配一切道德行为。心的发动王阳明用意来表现,如'意之所在便是物',意在于亲便是'事亲',意在于君便是'事君',这种心意的指向性与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具有相...
关键词:心学 现象学 “心之体” “纯粹意识” 
从隐匿到实显的身体——对胡塞尔纯粹意识具身化维度的一个理解被引量:3
《天府新论》2018年第3期81-88,共8页王继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梅洛-庞蒂晚期思想研究"(编号:15CZX04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通常认为,胡塞尔关注的是意识意向性,到了海德格尔、梅洛-庞蒂那里才创造性地将意识意向性转化为身体意向性。即便一部分学者将目光转向了胡塞尔手稿中的身体问题,也倾向于认为在他那里纯粹意识和身体是分裂的,身体处于从属地位。本文...
关键词:胡塞尔 纯粹意识 身体 亲身被给予性 感知直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