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

作品数:1614被引量:107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培许结刘培吴广平郭建勋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南京大学湖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对联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澄怀向道 守正执中——著名辞赋家、文化学者李牧童
《对联》2023年第8期F0002-F0002,I0001,I0002,45,F0004,共5页李牧童 
扬葩振藻,绣虎雕龙。穷高极远,拏日追风。——文坛泰斗霍松林当代女神何处在,牧童新指转经纶。辉煌一赋动天下,万目争眺小李村。——著名诗人、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丁芒滕王阁序兰婷赋,彩笔神童耀古今。——著名翻译家、人民文学出版...
关键词:中国散文诗学会 滕王阁序 君子之风 霍松林 著名翻译家 志向远大 牧童 小李村 
斯人如玉 笔底流光——访著名辞赋家、文化学者李牧童
《对联》2023年第8期3-8,共6页应绿霞 
本刊今年4月刊头条,刊发了题为《外在光鲜,终不抵灵魂美好》一文,对当今一些文化空洞现象进行了剖析。文章发出后,社会反响强烈。读者纷纷通过微信、邮箱甚至手写来信的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缺失的感慨,并提出了诸多具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微信 空洞现象 牧童 传统文化缺失 80后 洞察力 
惠风和畅 雅士咸集——“朱惠民新书发布暨诗联辞赋创作研讨会”在河北省沧州市隆重举办
《对联》2023年第5期45-45,共1页
3月18日,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图书馆气氛热烈,惠风和畅——“朱惠民新书发布暨诗联辞赋创作研讨会”在这里隆重举办。专家学者、艺术家们汇聚一堂,共同研讨朱惠民先生创作的艺术特征、学术价值和优秀传统文化中诗联辞赋在现代的创作发展方...
关键词:河北省沧州市 辞赋创作 诗联 朱惠民 惠风和畅 新书发布 优秀传统文化 雅士 
忘忧小草走天涯
《对联》2022年第6期V0016-V0017,共2页忘忧草 
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充耳皆是他国语音,但我的中国古典文学爱好情结从来没有改变过。月明风清的夜晚,读着屏幕上几年来亲笔写下的诗、词、对联、辞赋,我很想说说自己学诗联的故事。我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从求学到就业一路走来,从省...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学 山东人 月明风清 辞赋 对联 
移精变气 妙语疗疾——枚乘作品《七发》探微
《对联》2020年第3期10021-10022,共2页李牧童 
枚乘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淮阴(今江苏淮安)人,生年不详。至于卒年,历来的学者多根据《汉书.贾邹枚路传》中的一句"(武帝)及即位,乘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征乘,道死",便断定枚乘死于汉武帝即位的建元元年(前一四〇)。事实上,这是不严谨的说法...
关键词:枚乘 《七发》 安车蒲轮 江苏淮安 辞赋家 邹枚 汉武帝 
人微事隐 巧辩雌雄--试析宋玉《风赋》的深层内涵
《对联》2020年第1期10022-10023,共2页李牧童 
宋玉是先秦时期继屈原之后的又一辞赋名家。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已很难确考,包括他名下一些作品的真伪,以及他到底是屈原的弟子,抑或只是受到了屈原的影响,历来也多有争议。但大体可以知道的有三点。
关键词:宋玉 深层内涵 生平事迹 辞赋 屈原 《风赋》 先秦时期 
赋林典故和轶闻(下)
《对联》2019年第12期21-22,共2页李牧童 
诵赋疗疾典出《汉书·王褒传》。王褒是西汉辞赋家,四川人,在当时益州刺史王襄的荐举之下,得到喜好辞赋文学的汉宣帝的赏识和器重。曾多次随从宣帝游猎,并献歌颂之作,颇合宣帝胃口,也因此被加官晋爵,升为谏大夫。有一天太子身体不舒服,...
关键词:王褒 四川人 宣帝 精神恍惚 加官晋爵 辞赋 
明清时期的辞赋概况
《对联》2019年第10期21-22,共2页李牧童 
整体而言,明清时期是辞赋发展日益衰落的阶段。一则赋体的变化在唐宋两代已经趋于极致,到明清时已经没有了创新的空间,题材方面也是如此;二则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迅速崛起,辞赋这种相对高雅而小众的文学形式已经日益难以...
关键词:明清时期 辞赋 城市工商业 市民阶层 社会生活 文学形式 审美需求 艺术品位 
两宋金元时期的辞赋概况
《对联》2019年第9期20-21,共2页李牧童 
纵观历代的质文递变,一如阴阳的关系,相荡相推,物极必反,呈现出一种螺旋式前进的状态,一如清人章学诚所云:"事屡变而复初,文饰穷而反质,天下自然之理也。"(《文史通义》)辞赋的发展也是如此。辞赋发展到唐代的律赋时,从体裁、技法、辞...
关键词:宋金元时期 辞赋 《文史通义》 物极必反 自然之理 章学诚 清人 律赋 
隋唐五代时期的辞赋概况
《对联》2019年第8期21-22,共2页李牧童 
隋朝因为存续时间太短,辞赋方面并没有形成气候,赋家不多,且大都是从南北朝入隋的。至今尚存文字可考的赋作有颜之推的《观我生赋》《稽圣赋》、杜台卿的《淮赋》、萧慤的《春赋》、萧大圜的《竹花赋》、卢思道的《孤鸿赋》《纳凉赋》...
关键词:隋唐五代时期 辞赋 骈文 《观我生赋》 《梦赋》 《愁赋》 南北朝 颜之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