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划分

作品数:193被引量:54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仲崇山赵中兴袁毓林戚晓杰刘向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宁夏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揭开词类划分之谜:从古希腊语法到普遍语法的研究轨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80-94,179,共16页李葆嘉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课题“俄罗斯语言学史专题研究”(项目编号:22JJD740022)。
该文尽可能依据西方原典,追溯古希腊语法到普遍语法关于“言辞成分”或词类研究的轨迹。经过三个学派250年的前赴后继,希腊语词类从三分、四分、五分、六分,最终形成八分体系。虽然引入希腊语词类模板,但拉丁语词类从四分到八分也经历了...
关键词:言辞成分 希腊语法 拉丁语法 思辨语法 普遍语法 
18到19世纪英语词类划分的轮回被引量:1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4期509-519,638,639,共13页李葆嘉 章婷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俄罗斯语言学史专题研究”(22JJD740022)的阶段性成果
回溯历史上的词类划分,有助于理解关于词类问题的论争。本文选取18~19世纪的英语文法著作10部,梳理其词类划分线索及方法。18世纪初莱恩的四类七种划分法首次把英语形容词从名词中独立出来,在语法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8世纪中期普里斯...
关键词:18~19世纪 英语文法学 词类划分 轮回 
关于汉语词类问题的两次大讨论被引量:2
《语文研究》2022年第4期1-8,共8页陆俭明 
关于汉语词类问题,曾进行过两次大讨论--一次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一次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文章细致梳理了这两次讨论的发展进程和讨论中的各种观点,并对其进行了评述,旨在回顾历史,从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以推进汉语...
关键词:汉语词类划分 划分依据 意义 形态 结构功能 
先秦汉语的述谓形容词
《语文研究》2022年第2期42-50,共9页雷瑭洵 
教育部项目“基于上古汉语语义知识库的历史语法与词汇研究”(项目编号:18JJD740002)的资助。
述谓形容词是以事件或动作作为描述主体、主要描写谓词性成分的形容词,主要充当状语(A+VP)和述谓谓语(VP+A)。在先秦汉语阶段,述谓形容词与名词短语的联系较少,充当定语(A+NP)或述体谓语(NP+A)的能力受限。根据语义特点,这一阶段的述谓...
关键词:先秦汉语 述谓形容词 形容词词类划分 语义类型 语言类型学 
从副动词的词类归属之争看汉语词类划分的困境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2年第2期1-7,共7页杨阿朋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基于语料库的中外纸媒“一带一路”报道话语批评构架研究(项目号:2020K028)的阶段性成果;渭南师范学院人才项目形式句法视角下的语言演变研究(项目号:2021RC08)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回顾了副动词归属之争的背景、影响以及产生的根源。文章指出文献中用来判断副动词的“主语NP V(NP)”框架具有歧义性,多种词类如介词、动词话题以及焦点标记等都可以出现在该位置。副动词词类的归属之争反映了汉语词类划分的困境...
关键词:汉语词类划分 副动词 介词 动词 
词类划分中的“意义”问题
《汉字文化》2022年第5期6-9,共4页褚俊海 杨克玥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BYY005);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20-ZDJH-157)。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语法研究的实质是语言的意义问题。研究语法无法摆脱意义,划分词类的标准当然也不能离开意义。语言符号的意义不仅与"外部世界"有关,还与人的主观认识及其相应的认知系统有密切关系。除了指称意义之外,语言符...
关键词:词类 划分标准 元语言 
“只不过”的词类划分及成词解释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77-81,共5页杨豪 
以功能分布为基础,辅以句法形式与语意表达,借助副词、连词的隶属度量表进行考量,“只不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超越“只+不+过”的跨层结构结合成为典型的限制范围副词和转折连词。从跨层结构到副连兼类词的形成,句法位置的变化、同类叠...
关键词:只不过 不过 副连兼类 同类叠用 
形容词和动词是否分立——以藏缅语族景颇语为例
《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10期177-184,共8页戴庆厦 朱艳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跨境载瓦语志研究”(项目编号:17BYY216)的阶段性成果。
汉藏语系语言的形容词和动词是否分立,曾有过不同的意见。文章以分析性语言类型的眼光从8个方面对景颇语形容词和动词的共性和差异进行了系统比较,并分析了形容词与动词界限局部模糊的原因。认为景颇语的形容词和动词的交叉是局部的,必...
关键词:景颇语 形容词 动词 词类划分 语言类型 
更正
《品位·经典》2019年第12期99-99,共1页《品位·经典》编辑部 
在我刊第七期发表的文章《再评“金”、“银”的词类划分》(第47页-49页)作者方树益为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特此更正。
关键词:词类划分 汉语言文学专业 西南民族大学 本科生 更正 
汉语“词类”之辨
《汉字文化》2019年第9期75-76,82,共3页齐雪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来华留学生汉语语用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19YJC740057)成果
汉语中有"词类辨难"的说法,即语法意义上的词类划分存在诸多分歧和争议。文章主要讨论了词类划分的难点、划分依据和划分方法。
关键词:词类划分 汉语 形态 句法 语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