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箭炉

作品数:157被引量:37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石硕赵艾东赵心愚陈志刚刘正刚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经济管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说与历史记忆:主体人群与边疆人群如何“与共”?——从“庄蹻王滇”和“打箭炉”说起
《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23年第10期64-70,共7页石硕 
文章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分析讨论,提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历史上当主体人群与边疆人群之间出现大规模交往交流时,二者必然需要“与共”,需要构建彼此的关联性。在此情形下,人们往往选择和利用传说来塑造共同历史记忆、共同符号。这些传...
关键词:“与共” 传说 历史记忆 庄蹻王滇 打箭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传说与历史记忆:主体人群与边疆人群如何“与共”?——从“庄蹻王滇”和“打箭炉”说起被引量:1
《西北民族研究》2023年第3期5-13,共9页石硕 
文章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分析讨论,提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历史上当主体人群与边疆人群之间出现大规模交往交流时,二者必然需要“与共”,需要构建彼此的关联性。在此情形下,人们往往选择和利用传说来塑造共同历史记忆、共同符号。这些传...
关键词:“与共” 传说 历史记忆 庄蹻王滇 打箭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茶马司”到打箭炉:明清汉藏官营茶马贸易被引量:1
《青藏高原论坛》2022年第3期27-34,共8页王一祎 
用友公益基金会重点项目“清代至民国西北商业资料整理与研究”(批准号:2018Z06)阶段性成果
官营茶马贸易政策的延续与变迁是观察明清汉藏关系变迁的重要窗口,尤其清廷通过在四川控制打箭炉等贸易枢纽以及完善边销茶引岸制,是这一转变的重要节点。在对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边疆治理上,明代基于获取马匹以供应九边与安抚西藏、制...
关键词:清承明制 茶马贸易 汉藏关系 引岸制 
中华民族共同体元素的表达:打箭炉商货的类别、技艺与消费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8期19-25,共7页田茂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清代打箭炉榷关与汉藏贸易发展研究”(20XMZ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汉藏茶叶贸易及其对西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作用研究”(21YJA850007);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资助项目(MZ2021-004)阶段性成果。
清代打箭炉市场的兴起日益成为连接汉藏物资与文化交流的重镇。在人们经济行为的生产、交换与消费过程中,打箭炉流通的商货有输入型、输出型和汉藏文化元素结合型类别,其产品的类别、技艺与消费呈现出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元素与符号。文章...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打箭炉 商货 技艺 消费 
汉、藏共享的文化符号:文成公主传说在拉萨、打箭炉地区的族际流动被引量:9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52-60,共9页刘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研究项目“历史经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VMZ0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成公主是唐王朝的公主,在藏族的视野中代表着中原文化,但她又是吐蕃赞普的妻子,被藏族民众视为度母,具有神圣性。文成公主的这种人物特征使其具备了联结汉、藏的天然条件。文成公主的传说首先在藏文语境中产生,清代以后,随着拉萨、打...
关键词:文成公主传说 族际流动 文化共享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清代陕商在打箭炉的经营活动及其影响——以“德泰合”商号为例
《青藏高原论坛》2020年第4期85-90,共6页赵琦 
在清代打箭炉的商业中,陕商占据着主导地位,"德泰合"作为最具代表性的陕帮商号,在打箭炉开展了百余年的经营活动。通过"德泰合"的经营活动,可以看到陕商在促进打箭炉商品经济的发展,增进汉藏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往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打箭炉 陕帮商号 德泰合 汉藏关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进军西藏纪实
《文史精华》2020年第1期15-22,共8页石耘 
中共中央从1949年下半年即开始着手解决西藏问题,原本准备由中共西北局及第一野战军主要负责解决及经营西藏。后了解到由青海、新疆入藏交通极为不便,而从打箭炉(即今四川中西部的康定)入藏较为便利。1950年1月12日,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
关键词:第一野战军 打箭炉 第十八军 进军西藏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西部 
“打箭炉”:汉藏交融下的地名、传说与信仰被引量:23
《思想战线》2019年第3期33-45,共13页石硕 邹立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藏区地方史<康藏史>编纂与研究"阶段性成果(10&ZD110);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计划资助
康定旧称"打箭炉",是清初以来因边茶贸易兴起的一座汉藏共居的著名边城。汉人移民大量进入后,为增进与藏人的文化整合,围绕地名、人名及信仰进行了一系列主观建构:先是塑造"打箭炉"地名及附会诸葛亮"让一箭之地"传说,接着建构出"郭达将...
关键词:“打箭炉” 诸葛亮 郭达将军庙 将军会 
清代打箭炉关与川藏商品流通被引量:7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59-65,91,共8页许存健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代商税研究及其数据库建设(1644-1911)"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6ZDA129
清代川藏贸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从茶马贸易转变为边茶贸易。由四川输往西藏的商品,以茶叶为大宗,布匹、绸缎、杂货等次之。从西藏销往四川的商品,从以马匹为主,转为以药材、毛皮等西藏特产为主。户部在打箭炉设关收税后,从税收数额...
关键词:打箭炉关 川藏贸易 茶叶 
跨越大渡河:明至清初四川南路入藏茶道的市场变迁被引量:7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5期108-114,共7页王海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清时期边缘藏区的移民;开发与族际互动研究"(项目编号:10CZS030)阶段性成果
为了达到"怀柔远人""以茶御番"之目的,明政府饬令以汉藏交界之碉门、黎州两地土司为首,监管汉藏茶叶贸易、维持四川南路入藏茶道之畅通。即便茶法严苛,但在厚利及生计的驱动下,茶商们不断逾越"界限",深入到藏地,进行"通番"贸易,推动了...
关键词:明至清初 四川南路茶道 茶马贸易 市场变迁 打箭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