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家

作品数:634被引量:26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胡献国冯磊常章富朱德明张国玺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开卷有益(求医问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肾之谷——小米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2年第2期53-54,共2页德成 
小米是人们日常食用的粮食之一,为食药两用的佳品,有“肾之谷”的美誉。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谷部中记载:粟“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味咸淡,气寒下渗,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虚热消浊泄痢,皆肾病也...
关键词:医药学家 《本草纲目》 小米 李时珍 
黄芪煮粥荐春盘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2年第2期54-55,共2页仲耀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不仅才思敏捷,文采飞扬,还是跨界的中医药学家。他懂中医理论,明养生之道,写了不少有关中药材的诗词。当时民间有食用黄芪粥的习俗,而此时苏东坡是大病初愈,于是用黄芪粥去调养病后虚粥的身体,还即兴写了一...
关键词:中医理论 中医药学家 养生之道 苏东坡 文采飞扬 黄芪 中药材 北宋时期 
祛风攻毒断肠草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1年第12期51-52,共2页耀新 
在浩瀚中药的品种里,有一味断肠草,学名钩吻,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记载:“钩吻:广人谓之胡蔓草,亦曰断肠草,入人畜腹内,即粘肠上,半日则黑烂,又名烂肠草。”据传,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微服私访,这一天,他来到了镇江。...
关键词:医药学家 钩吻 腹内 断肠草 《本草纲目》 清朝乾隆 李时珍 中年人 
李时珍家乡蕲春的“四大奇珍”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1年第9期20-22,共3页何泉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蕲春县位于我国湖北省的东南部,北靠大别山,南面长江,风景秀丽,环境宜人,古称蕲州。这里人才辈出,物产丰富,当地特产"蕲蛇、蕲艾、蕲龟、蕲竹",被称为蕲春"四大奇珍"。蕲蛇:属爬行纲响尾蛇科动物,因为它身...
关键词:开宝本草 医药学家 黑白色 《本草纲目》 蕲艾 蕲蛇 爬行纲 李时珍 
“抓药”的规矩你知道多少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1年第9期22-23,共2页韩诚 
到药店或医院中药房调配中药饮片汤剂,俗称"抓药"。关于"抓药"一词还有一段传说。据传,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从小就聪明过人,受到老师的器重,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学说。由于当时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陕西境内的秦岭太白山中研究道教经典...
关键词:医药学家 医院中药房 孙思邈 养生术 采药 道家学说 道教经典 社会动乱 
适合中老年人的孙思邈养生之道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8年第10期40-41,共2页赵德贵 
孙思邈被称之药王孙天医,是中国隋唐时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亦是气功养生家.他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他活到141岁(541一682).他的养生理论与方法主要阐述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与《千金翼方》等文章中.本文力求将这两篇文章中孙思邈...
关键词:养生之道 孙思邈 中老年人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医药学家 隋唐时代 养生理论 
蔬中圣品白萝卜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8年第10期64-65,共2页王荣华 
“熟食甘似芋,生吃脆如梨.老病消凝滞,奇功真品题.”这是元代诗人赞美白萝卜的诗句.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曾这样盛赞白萝卜:“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菜中之最有利益者.”白萝卜古称莱菔,是一种常见的蔬菜,既可...
关键词:白萝卜 医药学家 药用价值 李时珍 蔬菜 大众化 生吃 
购买中草药为何叫抓药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8年第7期77-77,共1页韩晓 
老王路遇病友,问道:"干嘛去了?"病友答道:"刚去药铺抓药。"说的是到中药店买汤药。买中药饮片调剂为嘛叫"抓药"?这里面还有一段传说。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受到老师的器重,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学说。由...
关键词:中草药 中药饮片调剂 医药学家 道家学说 孙思邈 中药店 太白山 养生术 
孙思邈的药王茶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7年第4期48-48,共1页成功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是隋唐时期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被后世尊称为“药王”,曾在铜川耀州区东南隅的磬玉山(此山后被称为药王山)隐居,也曾在秦岭的太白山中隐居。
关键词:药王山 孙思邈 隋唐时期 医药学家 铜川市 陕西省 太白山 
识别川贝真伪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6年第7期38-38,共1页满茹 
川贝母又名贝父、勤母,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乌花贝母或棱砂贝母的鳞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日“形如聚贝子”,故名贝母。《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母与浙贝母分开,谓:“川贝味甘而补肺,不若用象贝(浙...
关键词:川贝母 《本草纲目拾遗》 《神农本草经》 真伪 识别 百合科植物 卷叶贝母 医药学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