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保护与开发

作品数:138被引量:49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谭志国陈华文东人达龙先琼蒋小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吉首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旅游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以桂林大碧头村为例被引量:2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年第5期1-9,29,共10页廖国一 韦娜 刘星雨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广西科技重大专项)“5G场景‘旅游+’智慧化服务技术研发与应用”(AA20302011)。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对桂林大碧头村文化遗产赋存状况展开实地调查,分析了大碧头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针对大碧头村文化遗产保护,提出持续推进传统村落景观保护规划、促进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方式多样化...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传统村落 文化遗产 保护 旅游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历史客观性
《炎黄地理》2021年第2期49-51,共3页王克芝 
新时代的建设,让我们处于飞速发展中,慢慢地人们在这遍地繁华当中开始寻求历史的痕迹,于是就出现了“旅游热”。而这个旅游景点的选择也带来了经济的增长,一些开发商们抓住了人们的怀旧心理,抓住了商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因此成了他...
关键词:首选目标 历史客观性 怀旧心理 经济的增长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非物资文化遗产 旅游热 
四川兴文苗族旅游扶贫情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被引量:26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8-14,共7页何莽 黄凯伦 李靖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权利再分配的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BGL246)
民族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被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有时产生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冲突;基于四川省兴文县苗族旅游扶贫案例的研究发现,在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情境下,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为扶贫攻坚提供资源支撑,通过合理...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 遗产旅游 旅游扶贫 民族旅游 
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当代旅游》2018年第4期60-60,共1页袁陆嘉雨 
中国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是民族的瑰宝,是世界的财富。本文旨在探索在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在扬州这个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区,进行保...
关键词:域旅游 扬州 物质文化遗产 
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被引量:3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23-26,共4页徐晓庆 
在全域旅游的大形势下,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制度化、活态化、产业化、"名师工作室"计划、非遗标准化工程等措施独具特色。但面临着非遗保护层次不高、专业人才缺乏、传统工艺与现代需求结合不到位、保护...
关键词:全域旅游 扬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开发 
“文化生态”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被引量:2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24期65-66,共2页白玉敏 
本文以文化生态为视角,分析了当下文化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及旅游开发的现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破坏性商业开发和文化生态环境不断出现失衡情况等等生存危机下,必须进行生态型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开发策略。
关键词:文化生态 文化旅游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开发 
生态文化旅游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以恩施州为例被引量:8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61-65,共5页司马俊莲 
最近几年以来,恩施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二者还存在两张皮现象,还没有形成深度的契合。原因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不够等几个方面。为此,应当采...
关键词:恩施州 生态文化旅游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旅游开发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以土家族为个案被引量:19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39-45,63,共8页龙先琼 蒋小梅 
民族文化旅游进程往往在空间和时间上表现为旅游开发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而其中的深刻原因是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民族文化多样性表现为各民族文化遗产的存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遗产的活体形式。旅游开发的历史效果必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遣产 内涵、特征、保护原则 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可持续性研究——以河北省曲阳石雕技艺与旅游发展为例被引量:1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85-87,共3页辛儒 邵凤芝 
2009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编号:HB09BYJ007)的部分研究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连结民族感情、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必须不断完善保护措施和开发新的思路。本文以曲阳石雕作为个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对两者之...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发 保护 新思路 
基于国际视野的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若干思考被引量:5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28-132,共5页王三北 高亚芳 
甘肃省2006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文化旅游品牌战略研究";西北师范大学三期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发展与创新研究"(NWNU-KJCXGC-03-13)阶段性成果
找准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协调发展的契合点,寻求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互动共赢,是完善遗产地管理规划,保证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需要用国际化的视角,从遗产价值的发现与展示入手,进行规划设计与管理活动的全面创新。
关键词:甘肃省 自然文化遗产 遗产管理 旅游开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