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分布

作品数:64被引量:31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金石柱郑鑫莫多闻马春梅郑朝贵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柳州史前遗址分布及其认识
《中国地名》2025年第4期0055-0057,共3页陈坚 
本文通过对柳州史前遗址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合现有考古发掘获得的层位和年代成果,探讨史前遗址分布与年代的关系、水源与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可能存在的柳州史前洞穴聚落。
关键词:柳州 史前遗址 分布 认识 
地质构造对古代文化遗址分布的影响
《炎黄地理》2024年第12期84-86,共3页黄文华 
地质构造对古代文化遗址的分布产生了深远影响。板块运动、断裂活动、褶皱与沉积作用形成了多样的地貌特征,决定了资源分布、生活环境与灾害风险等关键条件。资源禀赋为古代文明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不稳定的构造活动增加了地震、滑...
关键词:古代文明 喜马拉雅山脉 灾害风险 板块运动 地质构造 文明互动 资源禀赋 地貌特征 
海岱地区青铜时代遗址分布时空特征研究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5期535-544,共10页周保华 张琦 董芳 刘展宏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9CZKJ1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2MD010)。
为了研究海岱地区核心地带山东省的青铜时代遗址分布,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研究区内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5个时期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青铜时代遗址分布的核密度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
关键词:青铜时代 遗址 地理信息系统 核密度分析 时空分布 海岱地区 
甘肃河西地区历史遗址分布及其自然环境背景被引量:7
《中国沙漠》2021年第4期121-128,共8页朱陇强 王晓云 刘佳敏 颉耀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A0606404-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9000001)。
研究历史遗址的空间分布,有助于深入了解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和保护历史文化遗址。以河西地区3654处历史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河西地区历史文化遗...
关键词:河西地区 历史文化遗址 空间分布 自然环境 影响因素 
略谈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12期94-95,共2页吴启昌 
岭南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多在珠江水系主河及其支流两岸和海岸带海积阶地上。人类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更替与自然环境等诸要素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有关。文化分区和地理分区趋于一致性特征表明遗址的分布...
关键词:岭南地区 新石器时代 遗址分布 自然环境 地貌  气候 
吉林省抗日遗址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
《风景名胜》2020年第3期0188-0189,0192,共3页杨光 郑文丽 刘金昱 余帅 郑钧 金石柱 
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白山地区地名文化景观分布特征与演化研究”(41761027);吉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吉林省抗日遗址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基金编号:YDCXCY2019017)。
以吉林省抗日遗址为研究对象,运用 ARCGIS 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吉林省抗日遗址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抗日遗址空间分布不均。吉林省抗日遗址主要分布于吉林省的中部和东部,多呈团块状分布。吉林省西部地区抗日...
关键词:吉林省抗日遗址 地理环境 空间分析 GIS 
兰州盆地新石器时期遗址分布与地形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1
《干旱区地理》2020年第1期27-37,共11页姜梦迪 张鹏丽 梁博毅 李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22708,41571178);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100102);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lzujbky-2018-k15);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资助(XDA20060700)。
研究遗址和地形等环境要素的关系有助于理解人地关系的作用机制。基于GIS空间分析和二元逻辑斯蒂模型分析了兰州盆地新石器时期马家窑和齐家文化遗址空间分布的特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定量研究了地形等环境要素与遗址分布的关系。结...
关键词:兰州盆地 新石器时期遗址 地形 时空分布 逻辑斯蒂模型 
良渚古城重要遗址分布被引量:1
《杭州》2019年第26期34-35,共2页
瑶山遗址区●瑶山祭坛与墓地瑶山遗址是良渚古城遗址年代较早的遗迹,是良渚古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一处祭坛和一组高等级墓地。据考古研究,营建时间为公元前3300年,即良渚文化早期。瑶山祭坛是先于瑶山墓地和城址建造的重要祭...
关键词:遗址分布 古城遗址 贵族阶层 考古研究 良渚文化 分化现象 瑶山 祭坛 
从渭河两岸的遗址分布审视西周时期的水上交通被引量:1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24-28,共5页任雪莉 
渭河是关中地区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河流。有关西周时期渭河水运的问题,早有学者提出,但仅限于对《诗经》等文献材料的推导。从现有的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宝鸡市区渭河段分布三个族属不同的人群,他们的墓葬均横跨渭河南北两岸。这一特...
关键词:渭河水运 竹园沟-纸坊头 戴家湾-石鼓山 峪泉-蒋家庙 
上海冈身以西史前遗址分布东缘线的东扩被引量:2
《历史地理研究》2019年第2期6-14,159,共10页高蒙河 潘碧华 
对上海冈身以西距今6000—4000年前后各个时期考古遗址的空间分布现象和变迁过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在长达约2000年的时间里,这一区域人类活动空间向东扩展了约20千米,并形成了数条东扩线,直至冈身之上。结合最新考古成果,这一发现对上...
关键词:上海 冈身以西 考古遗址 东扩现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