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陵之战

作品数:23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董晔宋培宪郑秀真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师范大学河北北方学院聊城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江西社会科学》《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吴蜀彝陵之战看企业团队的建设
《国际工程与劳务》2011年第6期27-28,共2页谢国林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举出了以少胜多的六大战例(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其中的吴蜀彝陵之战战败的一方除了刘备意气用事、战略上严重失误、骄...
关键词:《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企业团队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意见分歧 团队力量 毛泽东 
论《三国演义》中的大智者曹操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1-3,共3页郑秀真 
曹操在《三国演义》著名的三大典型战役中,表现出杰出的智慧。罗贯中分别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进行了突出的描写。尤其赤壁之战,曹操虽败犹荣。通过归纳比较得出结论,曹操才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智者形象,堪称为大智者。
关键词:曹操 智慧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彝陵之战 
诸葛亮地火煎盐
《民间传奇故事》2004年第6期14-14,共1页李德泽 李庆富 
公元223年,是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在这一年,吴国皇帝孙权派中郎将张温出访蜀国,随船带了两担盐去,一担送给后主刘禅,一担送给诸葛孔明。为什么偏偏送盐呢?因为蜀、吴两国经过彝陵之战后,原来从长江运进的海盐遭到了吴国的封锁,
关键词:诸葛亮 地火 三国鼎立 蜀国 吴国 彝陵之战 孙权 中郎将 九顶山 联盟 
从三次战役看《孙子兵法》在《三国演义》中的体现被引量:3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11-13,共3页董晔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军事战争小说的经典之作,它深受《孙子兵法》的影响。文章以赤壁之战、智取荆州、彝陵之战为窗口,以期窥探《三国演义》中所体现的《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关键词:《孙子兵法》 《三国演义》 军事战争小说 赤壁之战 智取荆州 彝陵之战 军事思想 
“彝陵之战”教会现代企业“后发制人”
《管理工程师》2002年第5期27-27,共1页薛福连 
<三国演义>中讲道: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杀害,刘备为给结拜兄弟关羽报仇,亲率70万大军,深入吴境几百里,使江东朝野"人皆胆裂".吴主孙权力排众议,启用一介书生陆逊.陆逊亲赴彝陵前线观察敌情,分析战势,审时度势地采用"先让一步,后发制人"...
关键词:“彝陵之战” 现代企业 经营策略 
红氍毹上的情思──毛泽东与李和曾
《中国戏剧》2001年第4期56-58,共3页冯彩章 
关键词:毛泽东 周恩来 彝陵之战 中南海 氍毹 高血压 机关工作人员 肩周炎 传统戏 西柏坡 
三大战役之于《三国演义》的结构
《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2期31-38,共8页宋培宪 
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国演义》就是一部三国战争史。众多战斗、战役的描写构成了该书的主线。而如果我们把这部小说的整体框架比喻成一条绵延百里、蔚为壮观的大山脉的话,则官渡、赤壁。
关键词:《三国演义》 彝陵之战 曹操 官渡之战 结构模式 诸葛亮 刘备 赤壁之战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古代小说 
怒不兴军,愠不致战──从刘备彝陵之败看领导者心理素质
《中国行政管理》1996年第2期45-45,共1页邢守润 
怒不兴军,愠不致战──从刘备彝陵之败看领导者心理素质邢守润《孙子兵法》曰:“主不可怒而兴军,将不可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为安定国家,保全军队,“怒可复喜,愠可复悦。”(《孙子兵法·火攻篇》)这便要求国...
关键词:刘备 领导者心理素质 彝陵之战 《三国演义》 《资治通鉴》 诸葛亮 《孙子兵法》 重大失误 陆逊 东吴 
《古汉语通论》前言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80-20,共2页郑铁生 
《古汉语通论》这本书写作的动因虽说是受命而为,但也是数年教学的积累.孔子说:“教学相长.”确实是至理名言.我教的学生,大都是从事教育、文化、图书、档案等工作的在职人员,他们在学习古汉语时,提出过许多问题,逼迫我逐渐弄清了学习...
关键词:古汉语 彝陵之战 《三国演义》 夷陵之战 通论 理性的认识 在职人员 古代汉语 “重点” 突破点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读《任桂林剧作选》
《戏曲艺术》1995年第4期9-10,共2页刘彦君 
任桂林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将近六年了.捧读任桂林光生的剧作,不禁怅然若失.尽管我不认识他,甚至在他生前,连他的面也没见过,然而,对他这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党的事业工作一生,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老前辈,我是极其了解、熟识的,并...
关键词:桂林 抗日战争时期 党的事业 电影文学剧本 个人得失 电影剧 革命事业 戏曲创作 解放战争 彝陵之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