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作品数:31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齐裕焜段春旭徐永斌王鼐孙之卓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咸阳师范学院学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东南学术》《江淮论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臻于至善”——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艺术演变历程
《美化生活》2023年第4期92-94,共3页张竣淇 
浅谈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艺术发展历程——以明清四大奇书为例被引量:1
《新丝路(下旬)》2021年第6期0217-0218,共2页王诗琪 
元末明初,在我国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施耐庵和罗贯中以及明代中叶的吴承恩等人将一个个民间流传的故事集大成而加以详细叙述,整理成长篇小说,这些长篇小说因为分成章或回,所以称为章回小说。章回小说经历了较长的艺术发展历程,内容和...
关键词:成书过程 创作意识 表现题材 人物形象 情节结构 语言 
赫勒日常生活哲学视野下的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探析
《文学教育》2019年第4期124-126,共3页张莉沅 
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真正起源发展是明清时期。从"四大奇书"到《儒林外史》、《红楼梦》,小说艺术发展呈现出"日常美"的趋势。表现题材从着眼于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的国家大事到关注现实日常生活;描写人物从非凡的历代英雄怪杰到普通的平...
关键词:日常生活哲学 赫勒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浅谈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阅读方法——基于高中阶段《天龙八部》整本阅读的分析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7年第5期21-22,24,共3页曾艳燕 
《天龙八部》在背景烘托、篇章结构、人物塑造、主题凸显等方面都受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影响.联系 对比《天龙八部》与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掌握这四个方面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阅读经 典,爱上经典.
关键词:天龙八部 古代长篇小说 阅读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晚起原因探究
《临沂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90-93,共4页温艳 
中国古代白话长篇小说晚起于世界许多国家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中国表意文字在记录口传上的弱点,成为长篇巨制产生的天然屏障;而书写工具的不便利又使长篇小说的产生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中国叙事文学长期被历史叙事主导,传统小说文体的低...
关键词:长篇小说 晚起原因 表意文字 书写工具 历史叙事 小说文体 
《红楼梦》的叙事结构探析
《新课程(中学)》2011年第12期130-131,共2页刘兆军 
《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不言而喻,主要就其叙事结构特点进行浅显的探究。总体而言,《红楼梦》有三条叙事主线、三条辅线,三纵三横形成了它独特的网络式叙事风格。《红楼梦》彻底突破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单线结构的方式,这种各类线索齐...
关键词: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网络式 叙事结构 探析 
中学语文古代小说的有效教学思路——以《红楼梦》选文《林黛玉进贾府》为例
《福建教育研究(综合版)(B)》2011年第3期79-81,共3页张岚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是我国艺术殿堂中的瑰宝,长篇小说选文的教学与鉴赏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人文素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林黛玉进贾府》这篇选文为例,从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围绕教学中的几大步骤浅...
关键词: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选文 《林黛玉进贾府》 有效教学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对比构想浅探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63-64,共2页杨树郁 
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比较思维的广泛运用,把对比在整体构成上发挥到几近极致的状态。《三国演义》在表达天意的不可违抗的题旨时,以人事之间、人事与天意的双重对比来体现;《西游记》在体现佛法无边时,用天宫诸神、孙悟空及诸多妖魔...
关键词:中国古代 长篇小说 对比构想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续书研究》评
《求索》2010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冯利华 
关键词:中国小说史 小说续书 《三国演义》 《施公案》 长篇 古代 《后西游记》 《续金瓶梅》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口、吕、品、器”字型人物板块结构——以《红楼梦》《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儒林外史》为例被引量:3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1-4,共4页李建武 孙之卓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博士后课题项目
本文颇有创新性地提出了新概念、新观点,即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人物板块结构有四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口字型、吕字型、品字型、器字型,并通过举例论述了《红楼梦》、《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儒林外史》是这四种类型的代表作。
关键词:中国古代小说 《红楼梦》 《封神演义》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