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

作品数:1467被引量:90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汪余礼何成洲杜雪琴邹建军李定清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剧艺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海戏剧学院2019级导演系、舞美系毕业大戏《培尔·金特》剧照
《戏剧艺术》2023年第3期I0004-I0005,共2页
剧情梗概《培尔·金特》是挪威伟大的剧作家易卜生创作的一部最具文学内涵和哲学底蕴的作品,该剧通过主人公培尔·金特放浪、冒险、漂泊的生命历程,构建了一个世俗生活与魔幻传奇并存的世界。
关键词:易卜生 上海戏剧学院 世俗生活 哲学底蕴 文学内涵 生命历程 《培尔·金特》 培尔·金特 
论易卜生宗教观的嬗变及其戏剧创作被引量:2
《戏剧艺术》2018年第2期94-101,共8页李银波 苏晖 
挪威戏剧大师易卜生有多部戏剧包含宗教主题或题材,从这些戏剧可知其宗教观发生了由信仰路德派新教到倾向无神论的重大转折。其路德派新教信仰前后也有较大差异,由最初对基督教的颂扬很快转为批评,后来还表达了自己的基督教理想。易卜...
关键词:易卜生 戏剧 基督教 宗教观 德国文化 
20世纪上半叶易卜生剧作在中国的演出被引量:1
《戏剧艺术》2017年第2期32-42,共11页吴靖青 
上海市高峰学科"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建设项目(编号:SH1510GFXK)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的上半叶,在易卜生剧作中,只有《玩偶之家》(《娜拉》《傀儡家庭》)、《人民公敌》(《国民公敌》《刚愎的医生》)、《群鬼》等寥寥几部戏剧被搬上了中国的舞台,而这几部戏的演出中,又只有《玩偶之家》的演出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
关键词:20世纪上半叶 易卜生 中国 演出 
误读与祛弊:胡适《易卜生主义》新解
《戏剧艺术》2017年第1期55-63,共9页穆杨 
胡适《易卜生主义》的本意不在干宣扬写实主义戏剧,而在于启蒙中国戏剧工作者的自由意志。虽然把《易卜生主义》纳入戏剧学的研究范畴有一点勉强,但胡适的启蒙思想仍然对中国戏剧的发展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只有当戏剧工作者首先是一个现...
关键词:胡适 易卜生主义 启蒙 自由意志 现代戏剧 
《群鬼》剧照
《戏剧艺术》2016年第2期I0004-I0004,共1页亨里克.约翰.易卜生 
主创人员名单出品:易卜生国际策划:王子月导演:王翀编剧:[挪威]亨里克·约翰·易卜生演出地点:上海明圆当代美术馆图照说明1.满书记来到文太太府上,世华在楼上睡觉,吕嘉娜在楼下2.世华一边抛撒内裤,一边坦白自己的病情3.满书记给文太太...
关键词:吕嘉 易卜生 书记 
论德国文学对易卜生戏剧创作的影响被引量:1
《戏剧艺术》2013年第5期34-40,25,共8页苏晖 李银波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人生和创作道路与德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戏剧创作的内容、文体及创作方法等均受到德国文学的影响。易卜生从小就接受了德国文学的熏陶,17年侨居德国的生活更使他对德国文学有较深入的涉猎。从易卜生戏剧的内容看...
关键词:易卜生 德国文学 戏剧创作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重审“易卜生主义的精髓”被引量:2
《戏剧艺术》2013年第5期41-49,共9页汪余礼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3CWW0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1YJC752020)阶段性成果;武汉大学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支持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易卜生主义的精髓不在于"无准则""山妖",也不在于"写实主义"和"个人主义",而在于"自审"。"自审"是易卜生主义活的灵魂,是易卜生戏剧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根源所在。易卜生长达半个世纪的戏剧创作,其最精粹处在于灵魂自审和艺术自审。易卜生...
关键词:易卜生主义 灵魂自审 艺术自审 
易卜生
《戏剧艺术》2013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1906),挪威戏剧家、诗人。他一生创作了25部戏剧和一本诗集,经历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创作阶段,对世界现代戏剧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是欧洲知识界取得现代突破的中心人物,被公认是“现...
关键词:易卜生 创作阶段 现代戏剧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中心人物 戏剧家 
易卜生晚期戏剧与“易卜生主义的精华”被引量:1
《戏剧艺术》2011年第5期55-61,共7页汪余礼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自主科研项目研究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在我国学界,人们主要是通过萧伯纳的《易卜生主义的精华》和胡适的《易卜生主义》来了解“易卜生主义”的。萧伯纳认为“易卜生主义的精华”主要在于:在剧中提出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来加以讨论:把戏剧和讨论合而为一;在人物理想之...
关键词:《易卜生主义》 戏剧性 精华 晚期 社会问题 萧伯纳 普遍性 
比昂逊精神:仁者爱人
《戏剧艺术》2011年第2期63-64,65-71,共9页刘明厚 
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剧作从1914年被介绍到中国,在中国的传播与演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直至今日关于易卜生剧作的演出与各种研讨还在不断举行,我本人近五年来,即自2006年以来就先后在上海、南京、武汉、香港、奥斯陆、达卡等地参加过...
关键词:悲剧精神 仁者爱人 易卜生 学术研讨会 现代人 近五年来 愤世嫉俗 二十世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