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主义

作品数:114被引量:14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汪余礼吴二持马骋乔丹丹董健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出版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鲁迅“拿来”“易卜生主义”的当代启示
《绍兴鲁迅研究》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段冰艳 
作为五四启蒙先驱者的重要思想来源,易卜生在其创作中深刻揭露社会弊病,大力宣扬人的个性,这些特质契合了五四一代的思想追求,“易卜生主义”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掀起讨论热潮。巧合的是,与易卜生一样都经历过家道中落,被塑造为性格易怒的...
关键词:易卜生 文坛巨匠 五四启蒙 思想追求 社会弊病 文学创作 典型人物 全面认知 
论萧伯纳早期对易卜生的创造性误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129-138,共10页姬蕾 
对易卜生的批评,是萧伯纳戏剧理论的起点并贯穿其整个戏剧创作生涯。作为萧伯纳最早的易卜生评论文集,《易卜生主义的精髓》因过分强调易卜生剧作中的教化因素而忽略其诗意和艺术之美,对易卜生笔下人物的错误定位以及重在讲述事件而非...
关键词:萧伯纳 易卜生 《易卜生主义的精髓》 理想主义者 现实主义者 
“易卜生主义”与中国早期戏剧
《现代中文学刊》2021年第2期43-48,共6页周映辰 
戏剧,作为一种区别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新的艺术形式,20世纪初期终于登上了中国舞台。最早公开发表的戏剧作品,是胡适的《终身大事》,它于1919年3月发表于《新青年》杂志。自1917年《新青年》杂志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提倡白话化、反对文...
关键词:易卜生主义 胡适 《终身大事》 中国戏剧 
为中国话剧“寻路”——试论宋春舫的戏剧理念及其探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94-100,共7页林树帅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学术社团人才培养专项(20CSTJ10);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QDSKL1901156)。
宋春舫是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历程中的先驱式人物。其家世显赫,在家庭雄厚财力的支持下,他走上了戏剧之路,并逐渐形成了自由、自我、纯粹的戏剧理念。特别是在对于现代戏剧的世界性、现代性及舞台性内容方面的积极引介,为中国现代剧坛做出...
关键词:宋春舫 现代戏剧 戏剧理念 易卜生主义 喜剧创作 
论近代中国母性主义思想的产生与影响被引量:3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9年第5期67-72,共6页王若颖 
近代中国母性主义思想产生于20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以后母性主义思想开始富有本土色彩并且产生了重要影响;母性主义并不等同于贤妻良母主义,其与易卜生主义也并非存在分歧,三者的关系说明任何有关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思想都要顺应构建现...
关键词:母性主义 贤妻良母主义 易卜生主义 新女性 
易卜生主义百年祭
《上海文化》2019年第3期80-85,共6页万之 
有时我的生命在黑暗中睁开眼睛。感觉是好像有大批群众涌过街道正在盲目和不安中迈向一个奇迹同时我依然站立着没有被人看到。
关键词:易卜生主义 
论20世纪20年代胡适、鲁迅不同的易卜生观
《参花(上)》2018年第6期111-111,共1页王宇 
20世纪20年代,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因契合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而掀起了一场"易卜生热"。在推动易卜生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胡适与鲁迅功不可没,然而两个人对于易卜生主义的解读并不完全相同。本文从胡适、鲁迅不同...
关键词:易卜生主义 胡适 鲁迅 五四 
仅仅是“妇女解放”问题吗?——《玩偶之家》及“易卜生主义”考辨被引量:2
《外国文学》2018年第2期3-7,共5页蒋承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15ZDB0086)
以往我国评论界认为,《玩偶之家》从提倡"妇女解放"的角度讨论了"社会问题",易卜生是反对"男权主义",为妇女争取自由的戏剧之先驱。这种解读当然不无道理,该剧本确实也因此对欧洲,尤其是"五四"时期我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关键词:易卜生《玩偶之家》妇女解放 “人”的觉醒 易卜生主义 
文明戏的1920年突围——对《华伦》事件的双重坐标考查
《文化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78-86,共9页方冠男 
《华伦》事件,处于中国戏剧历史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上,从这个层面上来观照该事件,可以更清楚地观测到该事件的坐标意义。对于《华伦》事件,我们应立体认知。从历史坐标而言,该事件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成就了汪仲贤等人在文明戏...
关键词:话剧 文明戏 易卜生主义 《华伦夫人之职业》 
误读与祛弊:胡适《易卜生主义》新解
《戏剧艺术》2017年第1期55-63,共9页穆杨 
胡适《易卜生主义》的本意不在干宣扬写实主义戏剧,而在于启蒙中国戏剧工作者的自由意志。虽然把《易卜生主义》纳入戏剧学的研究范畴有一点勉强,但胡适的启蒙思想仍然对中国戏剧的发展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只有当戏剧工作者首先是一个现...
关键词:胡适 易卜生主义 启蒙 自由意志 现代戏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