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文学

作品数:87被引量:9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桑艳霞屈光洪颖宋耀良查明建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德州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师说
《广州文艺》2021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威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她低下头去看那张脸。它在枕头上像是绿锈逐渐增多的铜铸遗容,只有一双手还有点儿生气:那是一件蜷曲的、多节的静物...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 美国文学史 诺贝尔文学奖 意识流文学 影响力 
从普鲁斯特思想论关于对意识流文学的理解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9期90-91,共2页胡晨悦 
法国意识流文学先驱鲁斯特的观念可以精炼地表述为:存在昔两个世界,一是时间的世界,那里,命运、幻景、苦难、变异、拖延和死亡是法律,另一个是永恒的世界,那里有自由,美和安宁。日常经验处在时间的世界里,而在沉思的时刻或者由不自觉记...
关键词:法国普鲁斯特 追忆似水年华 意识流 文学作品的选择性 
“神秘的帷幕”——《追忆似水年华》中的谎言与真相
《世界文学》2019年第1期251-265,共15页田庆生 
马塞尔·普鲁斯特是二十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之一。他的鸿篇巨制《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杰作,以叙述者怀念和追忆失去的青春年华为主线,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法国上流社会的画卷,...
关键词:《追忆似水年华》 意识流文学 二十世纪初 真相 谎言 十九世纪末 普鲁斯特 上流社会 
从这里到永恒
《现代阅读》2019年第1期52-53,共2页葛一敏 乔叶 
威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因“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关键词:当代美国小说 诺贝尔文学奖 意识流文学 1949年 代表人物 福克纳 影响力 文学史 
中文新书推荐
《出版人》2018年第11期84-85,共2页
文学《成为福克纳》作者:[美]菲利普·韦恩斯坦译者:晏向阳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定价:45.00元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公认的权威传记。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英文系教授菲利普韦恩斯坦创作...
关键词:新书推荐 南京大学出版社 意识流文学 中文 诺贝尔文学奖 实际生活 福克纳 1949年 
意识流文学叙事时空对课堂意识流构建的启示探究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21期265-265,共1页胡明敏 唐元兢 
2018年度益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一般课题),课题名称:意识流文学的叙事时空研究,课题编号:2018YS095。
意识流文学叙事时空体现了人类智者的叙事智慧,构建意识流叙事时空吸引他者意识共流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解决主观情感需求、引导主体意识的启示。意识流文学叙事时空具有诸多特征,本文主要阐发其无限性、多层次性以及有序性的特征,并将其...
关键词:意识流文学 叙事时空 课堂意识流 
《时时刻刻》:女人都是同行
《祝你幸福》2018年第5期38-39,共2页韩青 
她们的爱人、丈夫、前男友,是充满爱意和包容的,只是无法体察和化解女人内心的孤寂.今年奥斯卡颁奖礼上的女性权益色彩,让我想到2002年的奥斯卡获奖电影《时时刻刻》,一个关于三个女人的故事。剧本改编自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汉姆...
关键词:《时时刻刻》 女人 同行 意识流文学 达洛维夫人 女性权益 美国作家 剧本改编 
西方意识流文学的文化传统被引量:1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6年第2期190-198,共9页曾艳兵 
"意识流"这一术语出现较晚,有其文化的根基和历史的渊源。从哲学根源看,希腊哲学的发展是由水开始的,"水是一切的本质","意识流文学"同样有水的特征;从宗教根源看,基督教的面对上帝很容易转换成面向内心,而"面向内心"就是"意...
关键词:西方 意识流文学 文化传统 
从《追忆似水年华》看意识流文学的美学风格
《文化学刊》2015年第12期48-49,共2页薛媛 
法国著名小说家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先河,该小说突破了传统小说在描写人物、环境上的手法,将意识流思维代入小说中,不仅使小说中的空间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故事人物形象更加具有典型性和特性,使小说焕然一新,...
关键词:《追忆似水年华》 普鲁斯特 意识流 美学 
当代“意识流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的关系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85-191,共7页周和军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典文论在西方的英译与传播研究"(13CYY009)
"意识流"的名称是舶来品,意识流技法在中国古已有之,且有着丰富的文学实践。文章初步梳理了当代意识流文学创作实践与中国文学传统的关系,认为后者影响了中国意识流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是中国意识流文学的内在依据和土壤根基。
关键词:意识流文学 中国文学传统 创作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